《今日说做题》十九
赏题,有助于你做好题
刘国昌
举凡媒体人,谁都愿意作出精彩的标题,然结果往往与初愿违。究其原因可能很多,如对标题基本知识不大熟悉、平时练得少等等。但依笔者管见,还有一条就是对标题的赏析不够。据媒体界一些老编们说,他们的经验就是平时多收集好标题、多对标题进行赏析,琢磨其闪亮之处,进而从中体味作题的真谛。只有切实做到了这一点,作起题来才得心应手。
下面我们就对一些标题做一番赏析——
例1:
(肩)严查烧秸秆 清理小锅炉 淘汰黄标车
(主)黑龙江 过冬要暖也要蓝
——2018年12月7日《人民日报》第14版
赏析:这个主题好,“过冬要暖也要蓝”含有深刻意义,体现了在生态环境保护上的转变与决心。
例2:
湖北巴东县——
3万斤核桃一下子订光了
—— 2018年12月7日《人民日报》第2版
例3:
高铁来了 城市近了
—— 2018年12月7日《人民日报》第10版
赏析:以上两题都是口语化标题,生动、上口,让人印象深刻。时下这种口语化标题有方兴未艾之势,需要好好学习借鉴。
例4:
中国城市禁止“膀爷”上街
—— 2019年7月5日《环球时报》第6版
赏析:这个题简明、有力,告诉人们一个明确的信息。这里我们可以看一下原题: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发稿,原题是《不要“北京比基尼”:中国城市称:男性赤裸上身不文明》。两相比较,原题啰嗦、文字且长。而改的题则简练多了。
例5:
24年“千杯茶” 温暖百万“过路人”
—— 2019年2月9日新华社通稿
赏析:该稿写的是湖南省中部的娄底火车站每逢春运,都活跃着一支“千杯茶服务队”。他们手拿水壶和水杯在候车室、临时候车棚、进站大厅来往的人群中,为旅客端热茶、送热水。从1996年春运期间每天为旅客送茶1000多杯,到现在每天4000多杯,24年来“千杯茶服务队”已经送出了120余万杯茶水。稿件有故事有情节有温度,很多细节现场感很强。特别是标题,编辑进行了精心修改,把题目提炼成《24年“千杯茶” 温暖百万“过路人”》,简练、生动,给人印象深刻。原题《铁路三代千杯茶 二十四年暖人心》也不错,但只概括了一个方面,改题把“温暖百万‘过路人’”的意思加进去了,完整了。
(作者为人民日报高级编辑、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辑)
系列阅读:
点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