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消息性特稿“写作的三大通病(案例篇)

薛国林 黄驿翔 新闻与写作
2019年04月25日 05:51

点击关注图片关注我哟  



点击新闻与写作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图片 有传媒的地方,就有《新闻与写作》!




  编者按


如今的报纸版面上,一两千字甚至更多字数的报道很普遍。这些报道篇幅冗长、结构松散,更似一篇特稿,故称“消息性特稿”。那么,如何写作“消息性特稿”?“消息性特稿”主要存在哪些问题?……今天,我们从反面来分析相关案例,来看看不好的消息性特稿长什么样,目标是为了我们在实际写作中避免出现类似的错误。



仔细阅读发现,这些“消息性特稿”主要以细节描写为主,细节描写中追求两种方式:一是刺激元素;二是突出次要事实。还有,消息写作篇幅冗长、结构松散是当下一些媒体追求新闻叙事所存的问题。

一、刺激元素描述详细


新闻写作的材料是有选择性的,材料的取舍取决于是否能准确地表达主题。不能表达主题的材料写进新闻,只能是败笔。此外,新闻报道讲究传播效果,对社会产生负面效应的故事细节,如色情暴力等,就不应该写那么详细,过于详细可能会诱发不利因素,尤其是对未成年人。这一点已是全球媒体共识。

例如:某晚报2014年6月16日A39版有一篇报道,《嫌开房“游戏”时间太短小伙捅伤女子抢回1000元嫖资》。其实这篇消息900多字,并不算太长。导语交代了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等基本要素后,主体部分用大量文字对暴力犯罪的整个过程进行了细致地描写:


他趁小红躺着不备,他用烟灰缸狠击小红的头部,小红被砸后立即反抗并喊叫,于大宝赶紧伸手掐住她的脖子,想阻止对方出声,却发觉对方比自己的力气大,他有点沉不住气了,跳下床取出事先藏在床下的刀,吓唬小红说:你再叫,我就捅你。见小红并不买账,他立即扑向小红,在小红背部连捅了三刀。

  小红被刺后没有停止喊叫,手脚并用与于大宝对打起来。于大宝急了,扯过床单将小红头部蒙住,再用烟灰缸在小红头部连砸数下,企图将小红砸晕。不料,小红扯掉床单,连声呼救。于大宝慌了神,再次吓唬小红说:你别叫了,我告诉你,老子在深圳还有条命案呢。说着,加大力气猛砸小红的太阳穴,终于将小红砸昏过去了。于大宝先用手机拍了小红的照片,再用手机充电器等物将小红的手脚绑了起来,并用手巾堵住她的嘴,这才放心地打开小红的背包,从包里取出自己的嫖资1000元。为了防止小红醒来报警,他将小红的苹果手机也抢走,随后迅速穿好衣服逃离了酒店。

  这种精细到人物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状态的刻画满足了部分受众追求暴力血腥带来的刺激。记者从床下藏刀写到袭击,从猛击头部写到狠掐脖子,从恐吓行凶到蒙头连砸,再到捆绑抢劫,记者对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的全过程以近乎苛刻的要求进行了再现。而“网友”、“开房”、“抢劫”等暴力情色元素更是为记者吸引猎奇读者提供了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
  这种过分细致地描写暴力色情犯罪过程,显然是不合适的。第一,这种以期达到全景式的再现手法,如同播放一部未经剪裁的纪录片,冗长而缺乏亮点,这同样与当下快节奏的阅读习惯是相悖的。第二,从新闻价值上看,此类新闻有刻意制造噱头的迹象。
  主体部分大可以这样写,“于大宝在抽烟休息之际,乘躺着的小红不备,先是用烟灰缸狠击小红头部,后又拿出事先在床下藏好的刀,在其背部连捅三刀,欲将其喝住,期间多次遭遇小红的激烈反抗,红眼的于大宝扯过被单蒙住小红的头部,用烟灰缸对准其太阳穴猛击至其晕倒,并拍照、捆绑,实施了抢劫。”
  三言两语、精简凝练表达清楚即可,这样既在形式上避免了因篇幅冗长导致的结构变形,又在内容上给读者营造一种简练、直观的呈现的效果,可谓一举两得。
  事件报道中,提倡深挖细节,但更应该注意深挖那些有用的细节,不能给读者带来有用的信息的报道,其实并没有价值。
  在如今的报道中这种只会做“加法”,不会做“减法”导致的消息结构特稿化现象时常可见。信息总量在增加,但信息质量却在降低。


二、突出次要事实

主要事实是新闻核心部分,往往作为新闻的主题。一条新闻的价值一般来说也取决于主要事实。是否能准确客观地叙述事件,主要事实起着决定性作用。次要事实只是补充而已。如果主次颠倒,就不能准确地反映事件的本质。在当下的新闻实践中,一些媒体记者为了寻找故事以吸引受众,忽略或淡化新闻的主要事实,而对次要事实浓墨重彩,这样有点本末倒置。


    例如:某报2014年4月18日A07版刊载的一则社会新闻:

后悔没出面阻止孩子死后楼上邻居一直很自责(主题)

  警方对何阳杰进行尸检,其生母涉嫌故意伤害被刑拘(副题)
  报道的主要内容是,11岁少年何阳杰,在家中被亲生母亲用竹条、皮带持续殴打近两个小时,虽经医生全力抢救,最终仍不治身亡。
    
   这是一则使用倒金字塔结构组织行文的“棍棒教育”致死惨剧的报道。
  报道主体部分详细描写了记者回访案发现场周边的40多位住户在案发时各自不同的心态,并分别从三个方面进行展开:“心态一,和对方不熟不方便阻止其教育孩子”;“心态二,不愿意阻止默认对方教育孩子的方式”;“心态三,后悔没阻止,不知她会这么狠”。再加上专家点评与网友的评论组成了文章的核心部分。
  主体部分主要有三个问题,内容上把次要事实当重点描写;结构上冗余繁复;链接的内容与主题关系不大。第一,从内容上看,作为惨剧当事人的何母的心态与周围住户的心态两者中,谁应该成为报道的重点?笔者认为,周围住户的心态作为事件主体的一个侧面,用作某一细节材料进行使用,将起到丰富文章内容的效果,而将他完全作为主体来描写是不妥的,作为核心人物的何母,其案发前、案发时、案发后的心路历程才更值得记者了解与深挖。
    第二,从结构上看,主体在细节上的展开冗余繁复、形式单一,这与倒金字塔结构一以贯之的简洁明快、一事一议存在明显偏差。这种结构安排方法有点主次不分,如果按照倒金字塔结构思路就清晰了。作为该事件的主体何母的定性与量刑分析应该放在首要位置,其次是何阳杰尸检结果,因为这关系到对何母的量刑,再次应该才是何父的状态,最后从侧面阐释邻居当时的反应即可。
  报道中作为重点铺陈的邻居反应看似丰满,实则形式单一,有刻意拉长篇幅的嫌疑。譬如,在“心态一和对方不熟不方便阻止其教育孩子”的描写中,三楼居民张先生的话被分别拆分到三段中去描述,然而,三段文字表达的其实是一个意思,即和对方不熟,不方便阻止其教育孩子,洋洋洒洒300余字,实则冗长。
  第三,链接的内容属于多余。报道的后面使用了常用手法——网友评论,但与主题关联不大,只能将读者引入愤怒。
  由此可见,故事化报道仍有章法可循。如果不围绕主题组织材料,不讲究写作章法,一味追求“热闹”、“好看”,最终会导致主题不突出,思路混乱,受众接受信息时也会带来障碍。


三、信息较单一,篇幅冗长

一件事并不复杂,却偏要写得很复杂,这是当下一些报道追求的新闻叙事取向。

  例如:某某报2014年7月30日A1版的一则新闻,题为:        一家三口意外身亡初步认定一氧化碳中毒(主题)

对租住在东三爻的11岁孩子和40多岁父母的不幸,村民很是惋惜(副题)


看标题,这则消息的主要事实是十分明了,即因一氧化碳中毒一家三口出租屋内不幸身亡。倘若按照消息写作的处理方式,叙述时间、地点、原因等基本要素后,稍加部分情节即可,而报道却采用铺陈情节的方式将报道特稿化、煽情化。

  报道从导语开始写村民放鞭炮祭奠死者,主体部分写死去的小孩浩浩未去补课引起同学的怀疑,同学的奶奶去店铺查看,接着写房东、亲朋的怀疑,绕了个大弯才道出浩浩被发现死在出租屋内。如此之长的铺垫只为引出小孩死于出租屋内这一简单事实。不止于此,在后文中记者顺势开启对浩浩及其父母、周边环境的刨根问底,并通过街坊、亲戚之口试图让读者确信3人的死十分惋惜,主体部分将结束时,才说出3人中毒的原因是操作失误致一氧化碳泄露这一最为重要的信息。
       纵览全篇报道,值得商榷之处有二:一是,针对消息各要素十分清晰,且主体信息量相对单一的报道,不惜笔墨的试图用讲故事的方式将其特稿化的处理方式是否合适?
  二是,信息量较小的消息却占用着较长的篇幅,不仅使得报道整体观感结构松散、臃肿而缺乏重点,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缺乏新闻价值考量而恣意扩充内容的思维模式将有可能成为压垮传统媒体“内容为王”的最后一根稻草。报道原文故事简单,情节单一,并无跌宕起伏的戏剧性,也无悬疑惊悚的吸引性,倘若刻意将其特稿化,记者则需要花心思去构思一个又一个的小故事,并将之按照一定逻辑串联起来,这对于记者而言,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跟精力,而且对于那些追求故事跌宕起伏的读者而言,是否会大呼上当?而对于那些追求快捷讯息的读者而言,是否会直接略过?故而,笔者认为,对于这类信息量相对较单一的事件,倒金字塔结构的写作方式更为适合。

看标题,这则消息的主要事实是十分明了,即因一氧化碳中毒一家三口出租屋内不幸身亡。倘若按照消息写作的处理方式,叙述时间、地点、原因等基本要素后,稍加部分情节即可,而报道却采用铺陈情节的方式将报道特稿化、煽情化。这里我们只想探讨的是新闻应有的品质。无论是渠道为王还是内容为王,新闻毕竟是新闻,不是无病呻吟的风花雪月,也不是故弄玄虚的惊悚大片。即使是写故事,也要把故事写得好看又耐看。更重要的是,写故事时,别低估了受众。  



(薛国林: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黄驿翔: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


(本文原载自2014年第10期《新闻与写作》,学术引用请以纸质内容为准。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特此声明)

图片

欢迎加入新闻与写作大家庭。

当你看到我所能看到的世界,你将重新认识整个世界。


1.如想看到纸质精彩内容,请致电:010-85201321

2.微课或微信支付相关问题,请致电:010-85201333

3.如想投稿,请e-mail至xwyxztg@126.com

4.商务与广告合作,请致电:010-85201320或给我们留言

5.其他问题添加小助手微信号:xwyxzxzs

图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新闻与写作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