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标题:要通俗,不要低俗2017年09月 作者:赵敬红 来源:中国新闻培训网 责任编辑:前进者
简介:
新闻标题成为社会新的视觉污染源。传媒大亨默多克说过: “如果报纸的格调低一点, 读者数量会多一些。”媒体市场是培育出来的。当低俗成为风气和卖点时, 一些媒体只能不断地提供更加低俗的内容去满足这 ... 内容:
新闻标题成为社会新的视觉污染源。传媒大亨默多克说过: “如果报纸的格调低一点, 读者数量会多一些。”媒体市场是培育出来的。当低俗成为风气和卖点时, 一些媒体只能不断地提供更加低俗的内容去满足这个市场。 很多读者都会有这样的感觉: 一些报纸上的新闻标题制作得非常吸引人, 大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味道。各种引人遐思、惊世骇俗甚至沾腥带性的标题调足了读者们的胃口, 但细品文章内容却是与自己对新闻标题的理解大相径庭, 有的根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 要通俗不要低俗, 顺应时代发展让新闻标题干干净净地抢眼。我国当前尚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时期, 人们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需求是正常的,但媒体不能放弃自的社会职责,不辩香臭一味跟着市场中的低俗之风跑。 低俗的新闻标题影响报纸形象 新闻标题是报刊的眼睛, 是吸引读者阅读报纸的最重要因素, 如果标题出问题就会影响到报纸的整体形象。新闻标题如果一味追求哗众取宠, 不顾形象, 这样的行为是极度短视和得不偿失的。 低俗的新闻标题直接威胁报纸的公信力 新闻标题的低俗之风盛行是舆论低俗化的直接表现, 第一恶果是令传媒的公信力丧失,新闻纸沦为“无良印品”。 但更令人担忧的是, 在低俗之风日盛的环境中, 青少年们却未着盔甲, 舆论环境的不良风气将直接影响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全国优秀中学教师袁卫星说: “舆论环境不改善, 我担心,对见义勇为、真情关爱等, 我们的孩子会表现出冷漠和事不关己的态度。” 低俗的新闻标题曲解了受众的需求 人有各种欲望, 有善有恶; 受众需求也是分层的, 有高有低。求真、求善、求美才是多数人心理需求的主流。一些媒体主观上曲解受众的需要, 把公众想象成一群低级趣味的人, 一味地以低俗的东西去迎合少数人低层次的需求, 可以说是媒体自身不成熟的表现。 面对严峻的现实, 任何说辞都不能成为媒体忽视自己社会责任的理由。正是由于报刊、电视、图书、网络等媒体对社会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所以必须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媒体绝不能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而放弃自己的社会责任、道德责任, 新闻工作者绝不能为了“抓人眼球”而成为“扒粪者”, 娱乐报道绝不能为了“轰动效应”而制造文化垃圾、新闻标题也绝不能为了标新立异而一味地低俗下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喻国明表示, 在责任和利益追求之间, 媒体完全可以两者兼顾。“在西方发达国家, 最有社会影响、销售得最好的还是那些严肃类媒体; 而那些所谓的黄色小报, 只能挣一些‘散金碎银’。
|
热点 . . .
最新 . . .
|
![]() |
![]() |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