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的要求就是对编辑的命令2009年04月 作者:李桂福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责任编辑:rolling
内容:
深入调查研究 做读者的知己 读者就是图书产品的消费者,是编辑劳动价值的实现者,没有读者的需要和接受,编辑的劳动就没有服务目标,因此,编辑必须是读者的知己,想读者之所想、急读者之所急,读者的正当需求就是对编辑的无声命令。满足读者的正当需求是编辑不可推卸的责任。为读者的正当需求竭诚服务,是编辑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为此目的,编辑就要对图书市场做深入调查,认真研究读者的需求。 要调查准备开发的选题与市场上现有的图书是否重复,如果不重复,就需要进行深入调研。具体措施为: 一、召集长期零售或批发该类图书的营销人员开座谈会,听取营销人员的看法和意见。 二、到未来读者群中听取意见,了解读者关于此类图书的需求意见。 然后将上述两方面的意见和其他方面的意见汇集到一起,经归纳整理,带着这些问题,与作者一起商讨编写方案。如果此选题与原有图书重复,就要研究同类图书重点在哪里,决定准备开发的选题突出哪些特点,做到“人有我新”。 分析选题方向 满足多层次文化需求 每一位编辑都有自身的学科背景,一个出版机构也有它的出版范围和出版优势,我们在学习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出版机构的出书范围和优势,深入思考,周密地分析与判断,某一创意是否符合实际、是否符合出版机构的总体思路。当前,文化体制改革的大潮,已经猛烈冲击着出版行业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陈规旧律,如政企不分、图书市场的条块分割、市场垄断等。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不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建跨地域、跨行业、公平竞争、多种经济成分参与的文化市场。出版企业应在弘扬主旋律的前提下,提倡多样化,满足人民群众不同层次的、多方面的、健康的精神文化需要。 加强知识储备 贯彻科学发展观 一个人掌握的知识总量是有限的,怎样把有限的知识结合社会实践经验创造出有新意的选题,是每一个编辑应该认真思考的。编辑在自己掌握所学知识背景的基础上,要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高理论素养,联系编辑工作实际,把好政治关。社会主义出版工作应该代表先进文化方向,编辑是人类灵魂工程师,应该具有文化的追求、科学的信仰、高尚的道德和美好的情操。编辑应该像鲁迅那样为年轻作者呕心沥血、像邹韬奋那样全心全意为大众服务,努力提高出版物质量、像叶圣陶那样一心耕耘“俯仰两无愧”……编辑要提高思想素质,应该以这些前辈为楷模。由于文化素质是编辑工作的基础,编辑工作是文化工作,编辑劳动是精神劳动,编辑除了应具备基本的理论修养、扎实的专业训练、开阔的知识视野、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底外,还应具备良好的思维方式、广泛的阅读兴趣和科学的学习方法。编辑的文化素质还体现在对各种知识的掌握,又博又专、博中求专、以专促博,应是“外行中的内行,内行中的外行”,如此编辑与作者才能进行深度对话,才有沟通的基础。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在业务上有自己的主攻方向——背景知识。对某一学科有比较系统的学习和研究,不仅掌握该学科的基本知识,还应了解该学科的发展前沿趋势。做一个合格有创意的编辑,上述各项都不能少。也就是说,只有完全具备了这些条件,编辑才能做到充分收集和分析信息,研究和创造出富有创新的选题思路,再经过基本的成本核算,才能策划出具有创新意识和潜在市场的图书选题。 |
热点 . . .
最新 . . .
|
![]() |
![]() |
组织机构 | 商务合作 | 版权与免责 | 声明 |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申请 | 广告 |
本站内容属原作者所有,其原创文章除本站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复制、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业务服务电话:010-85899333/6333 邮箱:vip@xwpx.com 京ICP备06063928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1874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