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老记说事”
编者按 报道人物是包括企业报在内的媒体上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将人物报道好、让读者爱读并留下深刻印象?这其中大有学问。下面的文章,向你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招数”。
报道人物,是需要一些“招数”的。下面说说我们的体会。
一、时代高度。典型人物都是时代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他们典型事例的取舍要根据时代的需要,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因此,在人物选择上要仔细掂量。
二、故事手法。通过鲜活的事例、具体的细节、真挚的情感、矛盾的冲突、波折的悬念,多维、立体地展现典型人物的丰富情感和感人事迹,用曲折的经历吸引人,用传神的细节感动人,用事件的结果启迪人。
三、多讲故事。充分用事实说话,事实永远比道理更有说服力,只要把事实讲清楚、讲生动,受众自然有自己的判断,不需要媒体把自己的价值判断强加给他们.
四、报道注重细节。在细节中展现人物特征,这种细节是自然的、偶发的,而不是安排的、作秀的,体现到采访实践中,一是“抓”,二是“选”。“抓”就是抓那些不经意的、习惯性的表情、动作、话语和行为,尤其是电视和摄影记者要抓住瞬间,把它捕捉到镜头之中;“选”就是从众多甚至非常琐碎的细节中,筛选出那些能体现报道主题、人物个性、人性光辉的细节,用特色鲜明、自然生动、画龙点睛的细节来为报道增加冲击力和感染力。
五、 语态亲切朴素。不转弯抹角、隔靴搔痒,而是直奔主题、直奔目标,让人没有隔离感、陌生感,让人易于接受、乐于接受,不自说自话, 用朴实清新的“短、实、新”,来取代生硬呆板的“长、空、假”,特别是要摒弃官样气、文件味、八股腔、概念化的表达,多采用来自生活、发自肺腑、直抒胸臆的话语,说实话、说新话、说老百姓的话、说有用的话、说有个性的话、说符合人物特征的话,真正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情,为此要向群众学习,向生活学习,运用好质朴无华的群众语言和清新活泼的网络语言,比如:“出路出路,走出去才有路;困难困难,困在家里就难”。“又想为大家办事,又想为自己办事,就办不好事”,“用一万的努力防止万一的发生”,等等。
六、连续跟踪。用“新闻连续剧”的形式全程关注人物命运,让受众看到故事结局,包括报道后的社会反响、报道后人物的状况如何,从人物的新经历中不断发掘新亮点.
七、视角平视。既不俯视,也不仰视,使报道既体现典型人物的个性特征,也饱含朴实平凡的人性色彩,表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和真实的人性本色。
(老记说事微信号:laojiss2017)
(作者单位:大连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
(图片来源网络)
老记说事
抽丝剥茧,让传媒更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