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仙草精灵球
编辑 | 小花
21级新传考研交流4群:223247826
本周球球带领大家复盘《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主编)第二章第三节-第三章第一节的重要词条。
大家在学习新闻史的时候特别需要注意的这几个方面:时间、人物、地位(如香港最早的中文刊物、上海第一份中文报刊等等)、内容(时事新闻、评论、商业信息、奇闻逸事等等)、特殊举措/贡献(率先在我国中文报刊上推出广告收费、率先在每条新闻上加标简明题目等等)。抓住这些重要的部分就能够迅速把握住词条,也便于大家记忆和复习。
本周的词条结合了真题的考察学校和考察题型,大家可以看看这些词条会怎么考、什么学校考,期待会对大家的复习提供一些参考意见。那么接下来就一起复盘一下吧~
知识定位:《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主编)第二章第三节
记忆点:概念+内容+报道形式+发展
《遐迩贯珍》是香港最早的中文刊物,1853年8月1日由英国传教士麦都思创刊。该刊在内容上以时事新闻为重点,较多反映时事的新闻报道和评论。该刊还注重对文化知识的介绍,曾广泛介绍西方政治、历史、地理和科学知识,对中国人开阔视野、了解世界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在新闻业务方面,《遐迩贯珍》上的消息、通讯、短讯、评论等近代新闻体裁都已经初具雏形,还出现了连续报道等新的形式。1855年,《遐迩贯珍》增出附刊《布告编》,率先在我国中文报刊上推出广告收费举措。
考察题型:名词解释
考察学校:湖南大学2014,山东大学2019,陕西师范大学2019
记忆点:创办+内容+主旨+发展
知识定位:《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主编)第二章第四节
《六合丛谈》是上海第一份中文报刊,由英国传教士伟烈亚力创办并主编,于1857年在上海创刊,1858年6月终刊。《六合丛谈》内容不再纯粹宣传基督教义,而是一份刊有宗教、科学、文学、新闻、商情信息等多种内容的综合性的新闻期刊。
该刊办刊主旨为“通中外之情、载远近之事、尽古今之变”和“务使穹苍之大,若在指掌;瀛海之遥,如同衽席”。但其发行量小,仅出版一年多即自行宣告停刊。
考察题型:名词解释
考察学校:兰州大学2020
知识定位:《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主编)第二章第四节
记忆点:地位+贡献+代表作品+影响
伟烈亚力,英国汉学家,于1846年来华,1857年创办上海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六合丛谈》。他在创刊词中指出该刊的办刊主旨为“通中外之情、载远近之事、尽古今之变”和“务使穹苍之大,若在指掌;瀛海之遥,如同衽席”。其目标是将该刊发行到五个通商口岸乃至全国所有地区。
1867年,伟烈亚力在上海出版《在华新教传教士纪念录》一书,对于自19世纪初以来传教士在中国出版的书籍作了总结,这是一本研究基督教在华传教历史的重要文献。还有其著作《中国文献录》介绍了二千多部包括古典文学、数学、医学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中国古典文献。
1877年返回伦敦定居。伟烈亚力在中国近30年中,致力传道、传播西学,并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在西学东渐和东学西渐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考察题型:名词解释
考察学校:北京大学2019
知识定位:《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主编)第二章第四节
记忆点:创办和地位+历史阶段+内容
《上海新报》于1861年创刊于上海,1872年终刊,由北华捷报馆创办,它是上海最早的中文商业报纸,首开我国白报纸两面印刷之先河。
该报的历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重信息的商业化阶段、重教化的综合化阶段、重经营的娱乐化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刊登商业广告、航运信息、货品货价等内容。1868年2月1日后傅兰雅革新版式,进入第二个阶段,其中广告、船期、行情等商业信息仍占多数。1871年之后的《上海新报》逐渐呈现出娱乐化倾向,奇闻轶事、因果报应、花界动态内容增多。
《上海新报》在国内率先在每条新闻上加标简明题目,一改旧规。其所刊载的新闻大多译自沪、港等地出版的外文报纸,有时也摘登一些《京报》信息。初创时刊登了许多有关太平天国的报道,持反对太平天国革命的政治态度。
知识定位:《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主编)第二章第四节
记忆点:概念+内容+态度+发展
1864年《北华捷报》的副刊《船务商业日报》改名为《字林西报》,原来的《北华捷报》周报改为《字林西报》的星期附刊。《字林西报》是一份综合性日报,其报道内容主要包括航务、商业等方面的消息,并日益增加新闻报道工作。
该报在中国边远地区聘有自己的通讯员,还曾一度独享刊登英国路透社电讯的特权。《字林西报》十分重视言论,经常对中国政局和中外关系发表评论,其基本态度是为英美侵华活动辩护。总之,《字林西报》的报道面广、信息及时、内容丰富,深受中外人士重视,社会影响力日渐扩大。
该报于1951年3月终刊,是上海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英文报纸。
考察题型:名词解释
考察学校:浙江传媒学院2020
知识定位:《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主编)第三章第一节
记忆点:创办+内容+发展+影响
《昭文新报》由艾小梅于1873年8月8日在汉口创刊,初为日报,用白鹿纸印刷。《昭文新报》是“仿香港,上海之式而作”,内容以奇闻轶事居多,间有诗词杂作。该报刊行不到3个月,因销路不畅而改为五日刊,装订成书册状。但读者仍然不多,不久后停刊。
《昭文新报》虽然昙花一现,却是国人自办报刊历史的开端,为中国人自己办报做了最早的尝试。
考察题型:填空题(汉口昭文新报的创办者:艾小梅)
考察学校:大连理工大学2018
实务课7月4号开班!
专门拯救现在才开始训练实务的你
扫码加入我们吧
7月福利
🎁
88份院校报考指南
你最需要的
历年真题、考题分析、参考书目
学校介绍、报录情况、导师介绍
都在这里!
获取方式
公众号后台回复:我要福利!
热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