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阿烁
编辑 | 尔东
本文为 拖鞋哥新传考研 原创作品,转载请授权
20级新传考研QQ群:832723401
猪猪年的第一篇打卡
你有没有跟上我们的节奏呢?
从愉(zha)快(xin)的寒假中过渡到备考的状态?
本周在结束人物累打卡环节后,我们坐上了“学派类”的列车
可以发现,在对人物了如指掌之后
你才能对学派类真正的了解
不要忘记在今日复盘之后
对每个学派里的人物提出的理论进行回顾
这些都是传播学的重点噢~
下面是检查本周是否达到烂熟于心的时候了!
老规矩,先看记忆点,试图回忆,再看文字噢
017 施拉姆
记忆点:地位+贡献+代表思想
美国传播学的创始人和集大成者,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大学传播学研究机构,编辑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传播学教科书,是世界上第一个传播学博士和教授,被誉为“传播学之父”。
施拉姆对传播学的贡献:①创立学科:把美国的新闻学与社会学、心理学等其他学科综合起来研究,在前人基础上归纳总结,创立了传播学。②教书育人:先后创办四个传播研究机构,开设传播学的硕士、博士学位教育课程。③著书立说:主编了最早的一批传播学教材。
代表著作:《大众传播学》、《传播学概论》、《报刊的四种理论》、《大众媒介与国家发展》。
018 麦克卢汉
记忆点:地位+理论+著作+负面评价
麦克卢汉是加拿大文学批评家、传播学家、传播学媒介环境学派一代宗师,被誉为信息社会、电子世界的“先知”。他师承英尼斯,发展了被称为“媒介决定论”的一套学说,是20世纪最富有原创性的传播学理论家。
其主要观点有: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的延伸、“热媒介”和“冷媒介”的划分以及“地球村”的概念。它开拓了从媒介技术出发观察人类社会发展的视角,著有《机械的新娘》、《理解媒介:人的延伸》等。
麦克卢汉是一位技术自然主义者,理论具有极端性和片面性,技术决定论过度夸大科技的作用,忽视了人的能动性和主观性,其研究缺乏社会背景和历史环境因素,缺乏逻辑。
019 尼尔波兹曼
记忆点:地位+代表著作+贡献
尼尔波兹曼是媒介生态学的重要理论家之一。
他的媒介思想主要集中在被学术界称为“媒介批评三部曲”的著作中:《童年的消逝》《娱乐至死》和《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
波兹曼认为技术并非是中性的,它有自身的内在倾向性,同时也提出了“媒介即隐喻”‘媒介认识论“的重要观点,其次集中分析技术手段的危害性,随着电子媒介的发展,人们已经被各种电子技术所包围,波兹曼深刻的批评了电子媒介带来的恶劣影响,具体表现为人性的异化,文化的娱乐化以及整个社会的焦虑。
尼尔波兹曼在纽约大学首创了媒体生态学专业,创立了媒介环境学派,并一手绘制了学派的理论框架和蓝图。
020 拉扎斯菲尔德
记忆点:地位+研究内容+贡献
著名社会学家、实验心理学家,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在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中,拉扎斯菲尔德是对后来的传播学发展影响最大的一位
1940年,和卡兹等人一起对美国总统大选中的宣传战进行调查,史称“伊里调查”,此后在调查报告《人民的选择》中提出了“两级传播”理论。
拉扎斯菲尔德对传播学的贡献有:1.提出“两级传播”理论,开创了效果研究的第二阶段——有限效果论。2.对传播研究方法的贡献。把传播学引向了经验性研究的方向,不断改进抽样调查技术和量化分析方法。不过,这种研究方法只看数据不看其他,拘泥于实证资料。3.提出了“大众传播的功能观”,首次提出负功能,诸如麻醉作用。4.他还提出了"既有政治倾向的作用",选择性接触机制,意见领袖等很有影响的概念。
021 卢因
记忆点:地位+代表作+贡献
卢因是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传播学研究守门理论的创立者,是“群体动力论”和“场论”的提出者。代表著作:《人格的动力理论》《解决社会冲突》《社会科学中的场论》等
卢因对传播学的贡献:①把心理学的实验方法引入社会学研究,给传播学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手段。②首创“群体动力论”和“场论”,其对社会个体和群体行为的研究,开创传播效果的一个重要领域:研究大众传媒对个人的影响时,要充分注意个人和所属群体的作用。③提出了著名的“把关人”概念。后来这个概念被广泛应用到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制作和传达过程的研究当中,“把关”理论成为揭示新闻或信息传播过程内在的控制机制的一种重要理论。④注重调查和实证,培养了赖特、怀特等一批学者。
022 霍夫兰
记忆点:地位+代表作+贡献
美国实验心理学家,,耶鲁学派的代表人物,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代表著作是《传播与说服》。
主要研究心理对行为的影响,是研究个人的社会交往以及态度、信念转变的先驱。曾于二战期间在美国陆军部进行了一系列心理实验,战后在耶鲁大学组织“传播和态度改变研究”,被后人称为“耶鲁研究”。
他的贡献:1、把心理实验法引进了传播学领域;2、提示了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性和复杂性,为否认早期的"子弹论"效果观提供了重要的依据;3、他注意到影响说服效果的多种因素,尤其是说服者及其发出的信息者两个因素,并提出了改善说服效果的一系列有价值的建议,为“可说服性”这个当代传播学的重要课题奠定了基础。
023 李普曼
记忆点:地位+代表著作+代表思想
李普曼是美国新闻评论家、作家,是传播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之一,在宣传分析和舆论研究方面享有很高的声誉。
李普曼在1922年的著作《公众舆论》中,开创了今天被称为议程设置的早期思想,此书被公认为是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之作,该书第一次对公众舆论做了全景式的描述。在其代表作《自由与新闻》、《公共舆论》中,李普曼对新闻的性质及其选择过程进行了分析,还提出了两个重要概念:“拟态环境”和“刻板成见”。李普曼强调大众传播的力量,认为大众传播是“拟态环境”的主要营造者,而且对形成、维护、改变一个社会的刻板成见方面有强大影响力。
024 伯明翰学派
记忆点:时间+内容+研究方法+代表人物
伯明翰学派是欧洲传播学批判学派的流派之一,又称为文化研究学派,起源于20世纪60、70年代的英国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所的研究。
其成立宗旨是研究文化形式,文化实践和文化机构及其与社会和社会变迁的关系。伯明翰学派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大众文化及与大众文化密切相关的大众日常生活,分析和批评的对象广泛涉及电视、电影、广播、报刊、广告等大众文化,在这些众多而分散的研究内容中,大众媒介始终是其研究焦点,尤其是对电视的研究极为关注。围绕文化研究的政治性、开放性、参与性这三个特征进行研究,背离了主观经验和形而上学的批判学派的视角,转而关注微观的、具体的、经验性的世俗生活。
主要采用文本分析和受众调查这两种研究方法,揭示大众传媒为统治阶级利益和意识形态服务的倾向,同时考察受众符号解读的多样性。
代表人物:霍加特、威廉斯、霍尔等。
025 芝加哥学派
记忆点:时间+实证研究+佩恩基金+代表人物
芝加哥学派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于美国的社会学学派,其学术活动的开展以芝加哥大学为中心,代表着社会学在美国的一次繁荣。
在美国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实用主义哲学思潮影响下,芝加哥学派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证研究,从而使这个学派总体上具有重视经验研究和以解决实际社会问题为主的应用研究的特征。芝加哥学派的学术研究对传播理论与研究产生巨大影响,使美国的传播学研究具有了强烈的经验主义方向。
芝加哥学派进行的“电影对儿童的影响”的佩恩基金研究,是传播效果大众文化研究的开端,为后来众多效果研究提供了早期的模式。
代表人物:杜威、库利、帕克、米德。
这些词相信不用我的强调
宝宝们都知道他们的重要性
因为你们就是从这些著名人物以及学派开始构建自己对传播学、新闻学的框架体系的
(敲黑板了)没有跟上打卡节奏的宝宝们,一定一定要拿个小本子记下来啊
不论结果如何,总有人能看见我们付出的汗水
2020级全程班火热报名中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19复试班报名啦!
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喜欢我们就记得点个“好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