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by Isaac Taylor
文 | 叶伟民
如果你问我,平时练笔写什么好?我会说是日记。
我也记日记,不过不像你想的那样,沐浴更衣,昏灯一盏,苦思良久。很多时候,走路、等车、候餐间隙就写了。手机越来越智能,语音输入法也挺好用。路上自言自语一番,晚上睡前再小做收拾,生命里的一天就记录在案了。
这样的东西,自然是不敢拿出来见人的。尽是些流水账,街头买了张鸡蛋饼,巷尾张三给了俩核桃,太阳催人懒,翻书无神,举笔无绪,连风也捣乱,吹散一桌瓜子皮……此等俗事,我看着乐,日后老了也能反省下德性,但对别人就不一样了,什么狗屁!
不过也不是一无所获,鸡毛蒜皮堆里,偶尔也有灵光蹦起,敲我脑袋。我格外识相,这可是爷,怠慢不得,于是恭恭敬敬放下一切,编织这些思维的闪光。它们一部分被我分享到社交媒体,一部分进入我的文章。
一些思维碎片,可分享到社交媒体
这就是随记随写的好处,有多好?还是请出梭罗吧,《瓦尔登湖》中有句话就不错——
“时间只是我垂钓的溪。我喝溪水,喝水时我看到它那沙底,它多么浅啊。它那浅浅的流水逝去了,可是永恒留了下来。”
生活的漫流无边无际,大概要如淘金客那样扒过千勺万瓢,才挤出点可怜的金砂。记日记也同理,这一天天的,不撒一网,咋知道打上来的是猫鱼还是锦鲤——它们都将是你创作的养分。
这点毛姆是个好榜样,有出版了近70年的《作家笔记》为证。他从18岁开始,随身带着纸笔,50年里积累了15册笔记,所以人家的高产不是没有原因的。
《作家笔记》,毛姆
抛开书写层面,记日记还有很多功用,最显著的莫过于时间管理。即便是流水账,你也能知道时间都花哪了,又在哪些枝节投入过大。盘多了,时间就能挤出花来。
久而久之,你会发现,记日记将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再也甩不掉。它已超越初心,变成修行。
| END |
*本文系“叶伟民写作”原创稿件,转载请联系授权。
【推荐阅读】
公号首页对话框
输入关键词获取👇
文笔 | 人物 | 特稿 | 读书
科技 | 伊力亚 | 66号公路 | 商业
专栏 | 采访 | 习惯
写作四元素
叶伟民写作
微信公号:yeweimin121
微博:@叶伟民写作
知乎:叶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