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脑力”:推敲素材善谋篇

陈 彧 老记说事
2020年12月30日 02:01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图片

《说写稿》专栏 

(第100期)


“脑力”:推敲素材善谋篇

陈 彧


  对记者而言,“脑力”主要是想象能力、推理能力、归纳能力。


  如何在新闻报道、采访对象中找出亮点和特征,如何运用辩证思维,在重大活动、重大突发事件、热点问题报道中把握好时度效,都需要用好“脑力”,深入思考。


  新闻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脑力劳动,记者的采访和发现,都要通过脑力的加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在这一过程中,要摆正思想,也要脑力激荡,多动脑、勤思考,才能破解重点难点,推出精品力作,传播正确新闻观、价值观、世界观。


  下面结合实例来具体谈谈:


事例一:


  我们前往江苏常州、常熟、海门三地采访的记者,为了突出海门与上海一江之隔的特点,挖掘具有当地特色的故事,在经济开发区采访了整整一天,听取参与建设的老同志畅谈经历故事,还冒着雨雪前往上海建工钢结构公司以及招商局重工的码头基地,实地探访项目建设情况,抓取“中国制造”的亮点深入思考,突出了地方特色,展示了创新创业的蓬勃朝气。


事例二: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不仅重速度、求广度,更要体现记者思考的力度和深度,全面、深入的新闻报道才能更好地反映时代的进步。


  江苏盐城大丰被称为“北上海”。特别报道组的记者两天时间里马不停蹄跑了大丰地区9家企业、园区的单位,尤其关注当地与上海的“双城元素”,从承载着上海知青记忆和“米袋菜篮”的农场,到高规格共建的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从“沪丰专线”开通大丰港融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到大丰打造生态旅游康养基地成为上海“后花园”,用一组组翔实数据、一个个真实案例、一张张生动照片,描绘“飞地经济”的升级发展,唱响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一曲悠远昂扬的“飞歌”。


  去浙江的记者聚焦发展典型、创新案例、特色产业、生态样板等,先后对丽水、乌镇、金华、杭州等地进行深入采访,写出了一篇篇生动报道。


  (作者单位:新民晚报社)

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
图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老记说事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