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说采访》专栏
编者按
一、说说新闻的“发现力”
我对“新闻发现力”的关注始于1985年。当年秋天,我随穆青同志到湖南张家界采访。这里奇峰连绵,怪石高耸,导游告诉我们,这一奇特的自然景观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才被人发现的。由此,我关注起“新闻发现力”问题。
“新闻发现力”大致有7个要素:
一、观察意识与发现力,
二、生活空间与发现力,
三、大局观念与发现力,
四、理论素养与发现力,
五、知识领域与发现力,
六、透视能力与发现力,
七、联想习惯与发现力。
——新华社原总编辑 南振中
二、“望、闻、问、切”的4种发现法
孙玉清《如何在细节中发现新闻线索》,借用中医问疾之道,提出“望、闻、问、切”四种发现新闻线索的渠道及方法,对新闻记者发现力的培养颇具借鉴和启示。
所谓“望”,即通过记者的悉心观察,于细微处、细节中获取新闻事件的有效信息,发现新的新闻线索;
所谓“闻”,是指记者要学会倾听,于人们不经意的谈话、交流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发掘新闻线索;
所谓“问”,是采取主动出击的采访方式,于访谈、对话和求证等一系列细节中寻找、发现新的新闻线索;
所谓“切”,则是将获取的新闻材料,经过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分析整理,从中提取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和线索。
学会了“望、闻、问、切” 这种发现新闻线索的渠道和方法之后,新闻工作者还需要勤于感悟,把隐藏在事务本质中的新闻挖掘出来,这样才能写出深刻的、有影响力的新闻作品。
——资深媒体人 陈 栋
三、“处处留心皆新闻”
怎样获取新闻线索?我们说:“处处留心皆新闻。”
新华社记者徐人仲在《要善于发现新闻线索》中说:“新闻采访线索可能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一个数字、一句话、一种现象;也可能是比较复杂的事。它的来源十分广泛,记者的所见所闻,都有可能成为线索。”
一般来说,职业记者“获取新闻线索通常有一些较为固定的途径,如被邀请出席各种会议、参加各种活动,还可阅读一些文件资料等一些主流渠道。”但这些渠道毕竟只能得到部分线索,更多不为人所知或易被忽略的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新闻线索必须要通过其它渠道才能获取,特别是那些影响力较小的新闻媒体及普通记者。
——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赵 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