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百年诞辰”还是“诞辰百年”?(下)
在报道纪念活动时,
报刊上的标题有时是“诞辰百年”,
有时是“百年诞辰”。
是两种结构都可以,
还是有一种是错的?
三点意思
不必整齐划一
“诞辰百年”逐年增加
历史的启示
编者附言
这次会诊,有三个没有想到:
一是“百年诞辰”还是“诞辰百年”,这本是一个老题目,没有想到仍会吸引这么多的读者朋友参加;
二是没有想到在参与会诊的各路高手中,竟集中了这么多的语言学界的名家,比如上海师范大学的张斌教授、北京大学的陆俭明教授、华中师范大学的邢福义教授、暨南大学的邵敬敏教授、复旦大学的刘大为教授……
三是没有想到这样一个老题目,竟碰撞出了如此耀眼的学术火花,无论是名家还是“新秀”,都对这一语言现象作出了崭新的思考,这里限于篇幅,无法展示“会诊”的全部内容(单刘大为教授的文章就长达七千字),但我们相信这一话题还会继续深入探讨下去。
目前会诊提出三种观点:一是对“诞辰百年”持抵制态度;二是认为两种句式均可,不必定于一尊;三是认为两种句式都有问题,但并不妨碍它们可以继续使用。我们认为这两种说法已经经受了几十年的语言实践的考验,在表达上没有出现什么问题,而且如陆俭明先生所说,语言学家也正在努力从理论上把它们说“圆”,因此,我们的态度是赞成两说并存。
相关阅读
本文刊于《咬文嚼字》2003年第8期《百家会诊》栏目。我刊邮发代号4-641,欢迎至各地邮局订阅。也可拨打我社邮购部电话021-64370935订购。或到咬文嚼字淘宝店(http://yaowenjiaozi.taobao.com)选购。您还可以通过微信扫码订阅。(注意:电子刊只能在手机端阅读,购买后无法退款)
跳转邮政微商城
跳转订阅电子刊
咬文嚼字淘宝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