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李安心:善于发现身边的新闻

大齐 老记说事 老记说事
2021年08月18日 04:00
图片


05


努力发现身边的新闻

——新闻采写体会之五

李安心


  新闻到底在哪里,它从哪里来?


  这是一直以来不少基层新闻宣传报道者的困惑:不知道新闻到底在哪里,找不到新闻却找了一个理由,我们在基层,身边的人都是普通人,身边的事都是小事,不值得写。


  其实,新闻就在我们身边:在文件里,在会议上,在领导的讲话中,在你身边人的言行中,在烈日下,在严冬里,在火热的生产第一线……找不到新闻,是因为缺乏一双对新闻敏感的眼睛,以及对新闻思考的维度。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五大新发展理念。我们是可根据这五大发展理念去寻找与之相对应的新闻素材,来采写新闻稿件。


 【举例1】


  中建四局三公司召开120多人的工作大会,会务组一改过去工作会上发大量的纸质资料,将这些资料形成电子文档,用手机扫扫二维码即可。这次会议有近20种各种资料,至少用A4纸120页,总耗纸约15000张。据业内人士计算,这些纸张需要一颗直径约5厘米、高5米多的松树才能做成。也就是说,这次无纸化会议保护了这棵小树。


  一篇《123人工作会上“看手机”》的报道,很快在《贵州日报》要闻2版刊发。


  【举例2】


图片

四川广电中心大楼


  在建设四川广播电视中心中心大楼时,我听朋友说,项目经理的表弟在施工现场拿出香烟闻了一下,结果项目经理罚了他表弟500元并开除。这个“六亲不认”的项目经理,可能身上会有很多故事,遂对其深入采访。果不其然采访到了很多感人的故事。


  《“一根筋”撑起一幢楼》的人物通讯,荣获中国建筑征文二等奖。


  【体会】


  1. 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寻找身边“对得上号”的信息采写,如举例1。


  2. 重视“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看到的听来的东西不要轻易放过,只要深入“挖掘”,就有可能出彩,如举例2。


  3. 做一个“用心的人”。对会议、文件、身边的人和事,看到的、听到的,要进行多维度的“立体”思考,若有价值,迅速采写。我曾在15000字的一个工作报告中,看到了不足20字的一句话,通过这句话,写了不到300字的消息,在行业报刊发后,引起行业全面推广。(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图片

李安心,1965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资深媒体人。曾做过放映员、代课教师、公务员、记者、编辑、主编,企业行政副总等。《山道弯弯夜行车》《中河嘴灾民三夸共产党好》等新闻作品曾获全国地市报好新闻和省级新闻奖,从事新闻宣传报道工作30余年,发表各类作品1000余篇。现中建四局西南分局媒体总监,多次给建筑行业通讯员授课。

图片
图片
图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老记说事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