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第48问】为什么“表扬一人,得罪一群”?

杨玉辰 石翼 新民联合舆情和融媒研究室
2021年12月02日 04:00
图片


【第48问】


Q

为什么“表扬一人,得罪一群”?


杨玉辰:

  依我看,你的顾虑是多余的。其一,因为报道了一个典型而得罪了周围一批人的情况是极个别的,因此,你不能以偏概全,以此推断凡是写人物报道,就必然要得罪人。其二,纵然你也遇到了这种情况,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采取积极的办法,总不能不加分析,统统采取消极回避态度吧。


  为什么有时确会发生“表扬一人,得罪一群”的现象?这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作者方面的原因。比如:作者选择报道对象时,只考虑到报道对象某件事情的质量,而没有考虑到报道对象的全面表现,没有考虑到他在群众(包括同行)中的威信如何,这样,把一个不该宣扬或威信不高的人来宣传,群众就难免要有非议了。还比如,作者在报道一个先进人物时,不惜添油加醋,妙笔生花,甚至颠倒黑白,无中生有,这样报道出来,自然要“得罪一群”了。还有一种最容易引起非议的,那就是作者在写某个典型人物时,误把他一个方面的先进写成各方面都先进,把群众(包括同行)的成绩说成典型一个人的成绩,把党委的功劳归在某个党委成员身上。如果发生了以上情况,你就要冷静作一下分析,属于自己的过失应当尽快克服,如在选择报道对象时要听听各位领导的意见,稿子写好后还要征求一下周围群众特别是有不同意见的群众的意见等。


  二是客观方面的原因。有的人喜欢争风吃醋,见不得别人先进,一旦有同行超过了他,登了报,势必说三道四,以讽刺、诋毁他人为快;有的单位,班子不团结,倘若其中一人被宣扬,其余成员便浑身不舒服。如果属于客观方面的原因,一要做好群众的工作,二要争取上级党委和领导的支持。


总之,既要敢写敢报,又要处理好各种关系。

作者简介

图片

杨玉辰  (笔名  石翼)1944年生,大学毕业后入伍,在基层当新闻干事18年,在解放军报当记者、在《军事记者》当编辑和主编18年,2005年退休后做新闻函授工作12年。退休前为大校军衔,主任编辑。


先后有3000余篇新闻和文学作品见诸报刊,先后出版诗集《战士的爱》、杂文集《杨玉辰杂文选》、《文苑淡墨——杨玉辰诗文选集》、《石翼书屋杂笔》、《新闻写作学步》等23册,荣立三等功3次。

图片
图片
图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新民联合舆情和融媒研究室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