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主流媒体吸引青年用户的“四维”原则

张垒 融媒前沿
2022年10月09日 10:04

   

如何吸引青年用户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老话题。尤其身处变化剧烈的新时代,这一话题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一代代年轻人走上舞台,必然伴随着老一代并不熟悉的话语和表达方式,甚至带来全新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框架。吸引青年用户,从根本上说,还是要以日日新、苟日新、又日新的态度跟上时代的脚步,使传播者自身始终保持“青年”的认知热情、处于“青年”的精神状态。
当然,在终极的理想追求之外,吸引青年用户还可以具体把握好“四维”原则——在组织之维、理念之维、内容之维、形态之维四个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适青化”改造和创新,不断提升新闻产品对青年用户的吸引力、影响力。
一是在组织之维,大胆解放思想,起用更多年轻人参与创意策划。解铃还须系铃人,要想吸引年轻人,一个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让圈内的年轻人自己做给自己看。目前,以人民日报和新华社为代表的央媒中,“90后”的年轻人基本挑起了新媒体传播的大梁,这些新生力量熟悉年轻人的语言、懂得年轻人的语态,擅长以特有方式和年轻用户沟通。一些有影响的“爆款产品”大多出自这些年轻人之手。在实践中,要真正让年轻人发挥作用,还需要媒体领导层充分信任、大胆使用,不轻易否定年轻人看似“出位”的想法和创意,鼓励他们把种种大胆的想法变成创新态的新媒体产品。
二是在理念之维,强化参与意识,以更开放的姿态邀请青年用户“同玩共创”。当前,媒体融合的深入发展,使单纯强调用户的“使用者”角色已经不够了,需要赋予曾经的用户和用户以更多的“创造者”角色,使之成为新媒体产品共同的生产者、共同的完成者和共同的传播者。以近年来有影响力的产品来看,不论是新华社连续两年推出的新媒体产品《送你一张船票》,还是人民日报社新媒体联合B站推出的互动微电影《抉择》,都让用户直接进入产品,或者感受自身与大时代的关联,或者将自身的选择代入产品中,感受自身选择的不同结果。在这一过程中,新媒体产品不再只是可看、可用,并且是可以参与制作、甚至和伙伴共同玩耍的“半成品”,使年轻用户的创造欲望得以满足、创造能力得以展现。
图片
三是在内容之维,提升思想内涵,用高品质的内容生产赢得青年用户。互联网时代,信息知识的生产和传播呈现爆炸式增长,青年用户的知识储备、理解能力和审美水平快速提升,这就使青年用户对内容产品的品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一切企图用花架子和假把式取宠的企图必将彻底失败。就像电视剧《觉醒年代》的成功所展现的那样,吸引青年用户,根本上还是要提升产品的思想内涵,以认识深度和制作厚度赢得青年用户。
四是在形态之维,实现机制化创新,以迭代升级的互联网思维创新产品形态。当前,新兴的智能生产技术、大数据技术、视觉效果呈现技术,推动形成了“AI新闻”“卫星新闻”“地图新闻”“3D新闻”“沉浸式新闻”等不断发展的新形态新产品。吸引青年用户,必须紧跟时尚潮流和新兴技术应用,把握迭代升级的互联网思维,推出2.0、3.0,甚至n.0版的系列化产品,实现形态创新从个别爆款式创新进入常态化、规模化、机制化创新的新阶段。
图片
本文刊登于《新传播》杂志2022年第四期,作者张垒系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
《新传播》2022年第四期封面和目录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图片


往期回顾

为改革发声 为城市立传 为人民讴歌


面向未来启新程

吴松营:深圳报业从舢板到巨舰

2022年普利策新闻奖揭晓


这家报社的版面何以能连续三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一家传统媒体公众号年收入近3000万元,是怎么做到的?

 

将“偶遇的快乐”向数字端延伸
 
做好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传播的关键:推进战略传播与跨文明对话

融媒体时代的新闻通报写作技巧

国有媒体如何探索创新“新闻+政务服务商务”模式


欢迎关注“新传播智库”!“新传播智库”公号是深圳报业集团《新传播》杂志推出的新闻研究和探讨的平台,注重理论与学术探析,也重视实战与案例分析,突出引领性、前瞻性和全球视野,力求成为传播力研究思想智库。

读特客户端《新传播》专题二维码:

图片

投稿:
xcb0755@126.com
电话:
0755-83518875

若有意购买纸质版《新传播》杂志,欢迎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融媒前沿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