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他创作了一个个新闻精品,被称为“获奖专业户”!

胡姹 编采圈
2023年04月26日 16:01

图片

来源丨采访编辑圈公众号  作者丨胡姹




编者按


2015年,广州市花都区广播电视台专题部开办新栏目,面向社会招聘人才,3名硕士研究生进入了试用阶段。如何考察他们的实际能力呢?我把他们叫到我的办公室,对他们说,你们就采写我吧!于是,3名研究生分别写了1篇关于我的人物通讯。后来,他们都顺利通过了用,正式成为专题部的编导。

一晃儿,八年的时间过去了,还有七八个月我就退休了。现在把这3篇文章分3天时间刊登出来,纪念那一段难忘的时光今天刊登胡姹采写的通讯——《博观而约取 厚积而薄发——记广州市花都区广播电视台专题部主任刘景义》。

——采访编辑圈主编、高级编辑 刘景义




博观而约取 厚积而薄发
——记广州市花都区广播电视台专题部主任刘景义
胡姹
初见刘景义,不高的个子,略显清瘦,口音稍带东北腔,给人一种文雅感。很难想象,像这样一位温和的雅士,却铁肩担正义,从事新闻工作25载。

从一名电台编辑,到电视台市委书记专职记者,再到电视台专题栏目的制片人。然而,无论身份如何改变,刘景义才情不改,对新闻工作的热爱不变,用真才实学创作出一个个电视新闻精品。

 
因热爱从教师转型为记者

25年前,刘景义是一名初中语文教师,站在三尺讲台前,释义何为“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从事教书工作,一晃就是五年,刘景义慢慢喜欢上学校生活。从那些天真可爱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中,他享受着一名教师独有的快乐。

图片
1989年9月刘景义在辽宁省朝阳市龙城区七道泉子中学留影

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知朝阳市龙城区广播电台编辑部正在招聘编辑,这一消息打破了他心中的平静。

刘景义的兄长曾是当地电台、报社的通讯员,看着兄长发表着大大小小的稿件,举手投足间洋溢着的那种自信与骄傲,刘景义是羡慕的。在教书期间,刘景义也会偶尔向电台、电视台、报社投稿,豆腐块消息、长篇调查报告,都曾被刊登(播)过。但那时刘景义从未想过要成为一名真正的记者。而这次电台的招聘信息点燃了他心中的火种,他开始在教师与记者这两个截然不同的行业间纠结。

“在当时,教师的社会地位是远不如记者、编辑的,工资待遇也不高,我想这也是我转行的一个方面原因。但更多的是因为兴趣爱好,受亲人的影响,以及在做新闻时获得的那种满足感深深吸引了我。”

刘景义虽舍不得那群学生,但还是毅然离开了校园。

入职龙城区广播电台不久,刘景义就被调入朝阳电视台新闻部(1995年以后改为新闻中心),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电视新闻之旅。

对于大多数拿惯笔杆子的人来说,突然接触电视,还要扛摄像机出去采访,多少会有些无所适从。但是,刘景义没有,他反而像打了鸡血一般,疯狂地投入电视新闻的采访、写作和拍摄、剪辑的学习之中。

当时朝阳电视台的摄录备比较少,一个新闻部只有8台摄像机。上班期间,刘景义虽然每天跟着老记者出去采访,但一天要跑好几单活,忙得不可开交,所以碰摄像机的机会很少。因此,他只能利用下班时间,与刚刚到电视台的同事,在一起悄悄学艺。摸一摸摄像机,练一练编辑机,将老记者教的拍摄、剪辑技巧练习了一遍又一遍,一练就到了深夜。

当时刘景义的学习热情不止于此,他几乎向身边所有的老记者借过专业书籍,甚至被遗忘在墙角的书籍也都被他挖掘了出来。他至今还记得20多年前刚接触电视摄像这个行当时,时常读的两本书,一本是新闻部副主任刘悦生发的《新闻摄像基础知识》,另一本是专题部副主任乌晓明的《电视制作》。

“这两本书我读了无数遍,几乎都能背下来了。”刘景义回忆起当时刻苦读书的情景,毫不掩饰心中的自豪。正因为这种孜孜不倦的学习态度与勤奋工作的敬业精神,使刘景义很快成为朝阳电视台的业务骨干。


图片

1999年3月,刘景义在辽宁省朝阳县大庙镇做现场报道


朝阳电视台新闻部担负着朝阳市电视新闻上送辽宁电视台的对外宣传任务,作为新闻部的一名记者,勤奋好钻的刘景义很快在外宣工作上脱颖而出,获得了朝阳电视台对外宣传的五连冠。他的作品受到了省台领导和新闻中心编辑们的好评,他本人也成为全省外宣工作的榜样。省台领导也因此借调他到辽宁电视台新闻中心报道部和评论部工作了近一年。而省级大平台的磨练,则让刘景义增长了技艺,开阔了眼界,提升了格局。

 
用敏税的新闻感缔造传奇

随着时间的推移,经验的积累,刘景义已经从一名门外汉变成了可独当一面的行家里手。而这一飞跃的背后,是刘景义的辛勤付出,以及在不断学习与实践中形成的新闻敏感、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的厚积薄发。

回顾二十余年的新闻历程,刘景义认为新闻敏感的养成,一靠平时的勤奋,不断的实践,关注时事,能和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二靠悟性,而悟性更多在于天分。

《我市今年起全面免征农业税》这一作品,对于刘景义而言,具有里程碑意义。不仅是因为这一作品使他获得了省级最高奖的荣誉,而且是他在电视新闻中讲故事的起点。而这一篇作品也正好体现了,刘景义对新闻敏锐的发现力,对新闻准确的判断力,以及对新闻深厚的挖掘力。


图片


2004年,国家在辽宁省试点取消农业税。朝阳市作为试点市之一,在全市全面减免了农业税。当大家将这一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举措,当作普通政策性新闻报道了事时,刘景义与同事田广州则以农民贺殿春不再需要卖粮凑钱交农业税为切入点,用讲故事的方式,生动地报道了这一具有跨时代意义的重大新闻。

而当朝阳新闻奖评委会将这一作品淹没在许许多多的送选作品中时,刘景义坚持一定要将这一作品送省参加辽宁新闻奖评选。朝阳电视台领导是开明的,台长宝玉林同意的刘景义的请求。而刘景义的坚持,也最终为朝阳电视台赢得了一个辽宁新闻奖一等奖,从而也证明了他对这一选题重大新闻价值的判断的是正确的。


图片


然而,只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没有吃苦耐劳的行动力,也很难捕捉到好新闻。刘景义却是两者兼具。

二十余年前的一天,刘景义与同事岳明随辽宁省人大《农业法》执法检查组到凌源市采访。在采访过程中,他们无意中听说喀左县公安局大城子派出所在县报上做了一条《有困难找警察》的广告,向社会公开了干警的传呼机和家庭电话号码。他们敏锐的感觉到了这个新鲜事的所具有的新闻价值。为了及时报道这一新闻,他们利用午休时间驱车到一百余里之外的喀左县大城子。

到大城子后,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紧张采访,一条时效性强、主旨鲜明、角度新颖的《特殊广告:有困难找警察》的新闻就诞生了。这条新闻在朝阳电视台和辽宁电视台播出后,受到了省市台领导和同事们的好评。辽宁电视台还特地约他们撰写采访体会,该采访体会——《新闻记者要做有心人》很快在辽宁电视台通联简报上发表。 

朝阳电视台20年台庆的时候出了一本书叫《峥嵘岁月》,书的最后一项是电视台历年省级以上获奖作品表。刘景义的获奖作品,占他在新闻部工作期间整个新闻部获奖作品的近60%。因此,刘景义被领导和同事们称为“获奖专业户”。


图片



为精品变得不再那么温和

除了记者这个身份外,刘景义还有另外一个身份——栏目制片人。从2000年起,刘景义相继担任了朝阳电视台《朝阳新闻》《生活面对面》《魅力朝阳》《它山之石》和广州市花都区广播电视台《关注》《花都故事》《领航花都》栏目的制片人(或责任编辑)。从新闻一线走向幕后,刘景义又有着不一样的突出表现。

《关注》栏目是刘景义出任花都区广播电视台专题部负责人后,主持运作的第一个专题栏目。该栏目以城乡百姓为最大化目标观众,讲述花都这片土地上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栏目一开播,就受到了观众的喜爱,收视率节节攀升,成为花都区广大观众最喜爱的电视栏目之一。

2009年,《关注》栏目在2008年获得全国县级广播电视节目电视“十佳栏目”(一等奖)的基础上,又与广东电视台《人在他乡》栏目、北京电视台《这里是北京》栏目和天津电视台《中国人》栏目同时获得第三届“纪录•中国”银牌栏目。


第三届“纪录·中国”栏目获奖名单

银牌栏目(11个)

《这里是北京》——————北京电视台公共频道

《浣江纪事》———————浙江诸暨广播电视台

《华夏传奇》———————北京大陆桥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综合1时间》——————湖北广播电视总台电视综合频道

《七彩城乡·现场说法》——四川乐山电视台公共·新农村频道

《行者》栏目———————旅游卫视

《中国人》————————天津电视台

《关注》—————————广州花都广播电视台

《通信时空》———————天津电视台滨海频道

《人在他乡》———————广东电视台

《真情人生》———————四川电视台


图片

2009年6月刘景义在北京领取第三届“纪录•中国”银牌栏目奖


作为栏目的制片人,刘景义并没有因为栏目的获奖沾沾自喜,而是给专题部的创作团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仰望央视,比照省台,进入地级台第一方阵!

刘景义认为,只有不断开阔眼界,不断向大台学习,不断与时代和国际接轨,才能使团队的业务水平有质的飞跃。因此,他将培训作为了提升栏目品质的第一要务。周一业务例会,成了专题部雷打不动的规矩。每周一早上,刘景义就会对每周的节目进行点评,同事之间也会互评。还经常组织观摩一些国家、省、市的获奖作品,以及中央电视台的优秀节目。

当刘景义外出培训有所收获时,也会将自己的学习体会用微信、短信等形式分享给专题部的同仁。在2015年一个周末的下午,专题部所有编导就收到了刘景义发来的一条微信。

“各位:上周五我在广东电视台参加培训,中央电视台《撒贝宁时间》的制片人沙宇鸿授课主讲,收获很大,对我们做节目有非常强的指导意义。现在我将其精华部分分享给大家,请各位认真阅读,消化吸收。”


刘景义待人是谦和的,然后,一旦到审片时,他就变得不再温和了。他把审片看得尤为重要。“停一下,你发现什么问题没有?”“你看,这个画面中人物只有半个头露出来,多不美观!”“你这里为什么要拍一个突然关门的镜头,想表达什么?”刘景义审片时,细致严谨,一针见血的评价,偶尔让人觉得有些严苛。

但是,当片子按刘景义的要求进行修改后,又不得不让人佩服他的真知灼见。面对质量不高的片子,刘景义也会直接对编导和摄像说不播或重拍。刘景义理解同事们制作节目的辛苦,但是,他宁愿让同事埋怨自己也不能对不起观众。
 
因为喜欢,刘景义开启了电视新闻制作之旅。他有因失败而悲伤难过过,也因制作出高质量的作品欣喜若狂过。

25年过去,原先的那份喜欢早已化为一种执着。如今,刘景义已经有了辽宁和广东两个省份高级编辑的双正高职称,成为广州市广播影视学会和广州市新闻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委库的专家组成员。

然而回顾这25年的一切,刘景义又何不应了他曾在三尺讲台上释义的那句话——“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2015年于广州

双正高人才面向全国自荐,约吗?


还有七八个月就退休了,退休后也要继续为新闻事业做贡献!我想做一名新闻传播学院的教授或者一名市县媒体的新闻业务总教练把自己宝贵经验传授给年轻人!

有意聘请,请加微信cfbjq3,注明“总教练+单位+姓名+职务”。

——双高级编辑 刘景义


 



采访编辑圈已通过微信认证。认证描述:刘景义,资深媒体人,双正高职称,30余年电视台经历,擅长新闻策划、新闻评奖和新闻培训。



投稿:y767593159@163.com
商务合作与转载:微信cfbjq3



往期经典回顾



职称评审材料准备好了吗?
新闻不是公文不是文学,要用新闻语言!
39条涉及台湾宣传用语规范
今年上半年新媒体翻车现场不完整记录
“未来五年”之失误,是所有新媒体的痛!
为啥总是种着别人的地,荒了自家的田?
小镇新闻为何能上人民日报头版头条?
100个好标题,好在哪?
高手是如何找到获奖选题的(完整版)
人民日报2021年70个获奖好标题!
 
 

提示

进新闻业务交流群,加微信cfbjq3,注明进群、单位、姓名、职务,匿名和信息不实者不通过。
图片
喜欢就分享 点赞 点在看   图片

宝藏资料 · 目录
上一篇退休了,留着这些也没用了㉓丨员工入职培训管理办法下一篇退休了,留着这些也没用了㉔丨专业技术优秀人员评选办法
修改于2023年04月26日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编采圈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