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技术派| 大模型来袭,媒体如何“出圈”

林 丹 传媒评论
2023年08月10日 01:38

图片



随着人工智能从“感知智能”到“认知智能”的转变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大量样本的学习和训练需求催生出大模型的快速崛起。在今年7月举行的第六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最受关注的当属各类互联网科技企业推出的大模型,如百度的文心一言、华为的盘古、科大讯飞的星火认知等,共有30余款大模型集中亮相。大模型对于媒体行业将带来怎样的影响,传统媒体又该如何把握机会,实现出圈出位?


1
AI+新闻,并不新鲜


大模型又叫基础模型(Foundation Model),主要基于深度学习模型来开发,它的“大”体现在参数的庞大。早在2017年,基于Transformer结构的深度学习模型的参数就已超过1亿,爆火的ChatGPT参数量高达1750亿。这为技术应用带来了巨大潜力,打通了人工智能与垂直行业相融相生的链路。在应用层面,AIGC(AI-Generated Content,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是最直观的体现。ChatGPT对话机器人的本质,是生成式AI(Generative AI)技术在文字生成领域的一次教科书式的“秀肌肉”。除却文字,生成式AI还可在图像、音视频等基本内容元素以及游戏、数字人等场景化内容元素的“生成”当中大显身手,生成各种内容。


在传媒行业,AIGC正被应用于多种工作职能中。比如美国新媒体巨头公司Buzzfeed宣布将用ChatGPT辅助内容创作,以提升内容生产效率和丰富度。再如与视频类AIGC集成,基于文字合成、剪辑视频以及生成虚拟场景等,可以关键词让AI直接生成画作,也可以用AI智能生成文案后,智能匹配画面。今年3月22日,光线传媒就正式宣布AI将深度参与《去你的岛》动画电影的开发和制作。


作为身处科技变革浪潮前端的创新行业,海内外媒体早已率先拥抱AI技术,进入了一个以大数据和算法主导的智能媒体时代。2014年7月,美联社宣布将采用AI公司开发的WordSmith程序进行公司财报类新闻的写作。WordSmith是一个写作类人工智能,也是最早应用到新闻写作中的人工智能之一。原来美联社每个季度只能写300篇简报,采用Wordsmith后,每季度产生简报数量上升至4400个,速度几乎是人工的14倍。2019年开始,雅虎体育已尝试用Wordsmith写球赛简报。2015年,腾讯财经开发的自动化新闻写作机器人Dreamwriter开始启用,根据算法在第一时间自动生成稿件,瞬时输出分析和研判,一分钟内将重要资讯和解读送达用户。


此外,《华盛顿邮报》在使用“Truth Teller”核实新闻的准确性;《洛杉矶时报》设计了智能系统,专注处理地震突发新闻;路透社利用名为Open Calais的智能解决方案帮编辑审稿;《卫报》则利用机器人筛选网络热文,生成实验性纸媒产品;《纽约时报》的机器人编辑Blossomblot也在辅助编辑挑选出潜在热文,以达到推送文章被病毒式传播的效果。


近几年在算法驱动下,AI与国内媒体结合,也有不少成功的尝试:科技媒体今日头条就是基于大数据和算法实现内容定制化推送而取得极大成功;一些媒体机构采用机器人写稿进行大型体育赛事报道和股票播报,如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岗的AI合成播报员;在传统媒体中,也已经有尝试利用机器人写手、算法生成的新闻稿、海报图等内容制作的先行者,如2016年12月,微软“小冰”就曾入职《钱江晚报》担当该报的人工智能记者,为晚报挑选热门新闻并进行报道撰写。


2
AI+智能传播时代的媒体打法


2023年5月,浙报集团旗下的传播大脑科技(浙江)股份有限公司上线“传播大模型”内测版,包括多款媒体内容生产类AIGC应用,在浙报集团新闻生产发布平台“媒立方”开展内部测试。传播大脑公众号文章显示,“传播大模型”内测版目前供潮新闻记者和编辑试用,并将在不远的将来发布至公司媒体深度融合生态开放平台“天目蓝云”。用户进入AI创作页面,可以采用以文生图、以图生文、以图生图的方式开展创意设计;在对话框中提出要求或提供关键词,可以实现想标题、写提纲、写作辅助等11项需求,具备总结大纲、生成摘要、提取关键词、情感分析、写演讲稿、写邮件等14项功能。这算是国内科技公司推出的最早一批基于ChatGPT理念设计的内嵌式AI写作平台。


笔者在实际应用中则发现,现有的功能实现得益于浙报集团多年来持之以恒的数字化改革,比如拥有一个用AI对话功能检索得到的报刊资料库。


浙报集团多年来一直对融合采编系统中签发后的成品稿件、成品图片、成品音视频等资源进行入库,同时对互联网采集数据、客户端社区数据、浙江省图片库数据审核通过的资源入库归档,及对扫描的历史图片及各类素材资源结构化处理和多特征标注,这些巨量数据内容覆盖面广、可重复利用,结构化标签及内容文本标注信息完整,平台目前媒资数据已过亿条,包括《浙江日报》自1949年创刊以来的所有数字报数字内容,客户端、网站渠道稿件,以及浙江在线、潮新闻、浙江新闻等新媒体产品上线运营以来的所有资源。上亿级的数据资源对媒体融合生产提供了内容智能算法精准推荐的依据。


图片

浙报集团传媒大模型内测环境下的以文生图功能。


虽然,在初级版大模型检索得到的报刊资料精准性还需要进一步提升,AI响应的速度也需要进一步提高,但是使用过该产品的多名记者编辑表示,这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希望未来产品成熟时,能和内容生产界面,例如编稿页面进一步融合,方便使用。作为以生产内容为使命的媒体人,这种强大的技术令人忧喜参半。身处人工智能大潮之中,只有迎着浪潮而上,发挥优势,用好算法,才能勇立潮头。在笔者看来,算法驱动下的传统媒体,可以更多发现自身优势让技术成为赋能,成为助力。


首先,在大模型时代要进一步关注IP价值。拥有优质IP的媒体,可以让自带流量的IP可视化,实现更为顺畅的变现道路。比如,“AI孙燕姿”的爆火,就体现出艺人IP的价值。而在媒体领域,以AI作为支持系统的优质IP仍具有探索空间。


其次,激活存量用户,关注AI+流量入口的机会。AI对用户需求的理解更加深入、精准,用户对任务完成的思考方式或发生变化,媒体通过提升APP的入口吸引力,配合AI推荐,通过精准推荐承载更多用户选择,使互联网时代的价值链分配或随之重构。比如字节跳动,正是依托海量优质流量入口,通过广告、游戏等方式变现,其旗下营销服务品牌巨量引擎,整合今日头条、抖音、西瓜视频、懂车帝等产品的营销能力,受到80%以上在投广告主的青睐。


最后,人工智能加持下,可以更关注第三方内容审核市场,开拓新的商业模式。目前互联网创作内容市场蓬勃发展,整个原创内容市场合计规模保守估计超过1000亿,并且如短视频等原创内容市场规模和其衍生产业链如MCN等电商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预计未来对于互联网内容审核需求将进一步打开。从人民网公开的财务报表可以看到,2018年凭借在内容领域的独特优势,其第三方内容审核业务即开始快速发展,收入同比增幅达166%。业绩背后,正是得益于人民网建设的“内容审核云平台”。在目前网络原创内容大规模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工已经难以单独承担并完成网络内容审核的工作,借助大数据、智能算法等技术,配合巨大的数据库支持,可以令互联网信息传播的效率和精准度大大提升。



图片
图片

原创:林 丹 浙报集团杭州分社全媒体运营中心主任

来源:传媒评论


热文回顾

做伟大时代的记录者|“在路上”,才有最美的风景

今天我们怎么做记者|跑采访写评论当编剧,这位杭州日报记者勇做融媒时代的“多面手”

一个普通编辑的华丽转身!《新闻姐》如何蜕变成全网粉丝近3000万的“主流大V”

今天我们怎么做记者|全媒体时代 新闻小白进化记

今天我们怎么做记者|从教师到记者,从县台、市台到省台,10年来,她先后获得浙江新闻奖一、二等奖

温报集团欧华联合时报:发挥华文媒体优势讲好中国故事

今天我们怎么做记者|1个人1年间,216篇报道,

一位年轻女记者的黔边黔中行

《浙江日报》变宽了

做有温度的时代记录者!基层融媒如何打造短视频品牌

学会“跑”在新闻前面: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报道的议程设置

去年34个热搜话题阅读量过亿!来看钱江晚报微博运营的三大“流量密码”



传媒评论

图片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投稿邮箱:cmpl@8531.cn

聚焦传媒大行业的创新变革

研究全媒体、全产业链的融合创新

打造媒体人交流经验、探讨新知的平台



订阅《传媒评论》杂志其实很方便哦~


您可以在邮局订阅

邮局代号:32-229

全年定价96元

每册定价8元

 

您也可以通过编辑部直接订阅

订阅方法:发送“我要订阅”至公号后台

或电话 85311731 85311662


欢迎订购~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传媒评论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