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要写作?」这个问题,问1000个写作者,能得到1000种不同的答案。写作是最容易的一件事,提笔就可以写,但它也是最难的一件事,落笔需要灵魂。卢梭用...
「你为什么要写作?」这个问题,问1000个写作者,能得到1000种不同的答案。写作是最容易的一件事,提笔就可以写,但它也是最难的一件事,落笔需要灵魂。卢梭用...
写好评论须下苦功夫——简评《中国中医药报》学习贯彻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的系列九篇评论2019.10.27-11.14,《中国中医药报》相继发表学习贯彻全国中医...
今天我们进入《七月话题:如何写好特写》第3期,继续就这个问题进行研讨。如何更好地把握好特写的特点?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只有把握好其特点,才能在写作实践中顺风...
编者按?今年是名记者、新华社原社长郭超人逝世20周年,也是中国人登顶珠峰60周年、新华社珠峰报道60周年。与此同时,我国珠峰高程重测,引发国际社会极大关注,...
内容提要?主流媒体不仅是信息传递的渠道,也是信息逻辑与社会逻辑共同作用下的舆论引导者、价值凝聚者。凝聚共识、构建认同是主流媒体新闻评论引导力实现的话语指向。...
昨天下午,我的“论证与修辞”选修课进入了新的一讲:“叙事修辞”。这是我以前在评论课上没有讲过的内容,目前讲义中也只有新闻报道中的修辞和司法过程中的修辞两个部...
少华按:前不久,我应《中国记者》杂志之约写了一篇涉及当代新闻评论发展状态的文章,梳理了自己近年来对于新媒体条件下评论作品的一些印象和思考。可能与别人的敏感点...
融媒体时代,在浏览各类新闻时,除了标题和一些简短、有趣的文字,最吸引我们眼球的,还是各种图片。除了摄影照片,还有各种制图。现代新闻传播学界倾向于用“信息制图...
当前,广播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新挑战。面向未来,广播如何发展,众说纷纭。如何适应信息网络技术迅猛发展与媒体深刻调整变革的趋势,准确把握融媒体时代的广播特性与传...
今天,南方传媒书院创始人陈安庆和刘雅琪,为大家带来的是发表于2018年6月17日新华日报1版的通讯稿件《“螃蟹养到太湖里,没想到代价这么大!”——太湖围网清...
今天,南方传媒书院创始人陈安庆和贺文静为大家点评的是发表于2018年8月6日福建日报头版的新闻消息《23年圆梦,福建晋江水流进金门》。这篇新闻作品,由《福建...
大报道、大新闻只有大地方记者才能做出来?基层记者只能做新闻民工?基层的媒体小,记者数量少,一位记者必须会十八般武艺,才能适应基层媒体的“哪里缺人去哪里”的窘...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深度报道的方法论,即用什么样的思维模式去思考如何做深度报道。和其它领域的报道相比,深度报道有自己的特点,与每日新闻、快讯和评论等新闻题材有...
2020年早春,武汉抗疫主战场,有一群特殊的战士冒着生命危险,记录惊心动魄的现场,挖掘感天动地的故事,留下深沉的追问与思考……他们的报道在史所空前的抗疫之战...
我们都听过这样一个益智故事,“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在主人和客人不同的句读方式下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意思,充分说明了标点符号的重要作用。如果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有一些新闻并不具有轰动性,却在一个范围内、一定时间段“火”了。为什么?其重要原因在于契合了受众的伦理需求。7月12日,《真汉子!武汉18岁小伙刚参加完高考就...
提要:写作之要义,在于主题明确、逻辑清晰、表述流畅、细节丰富而又与主题密切相关。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能“孤篇盖全唐”,在于句秀,在于骨秀,更在于神秀。——摘...
近年来,笔者应邀到多家机关单位讲公文写作中的语言文字问题。每次讲之前,都先阅读该单位一定数量的文件,以增强针对性。本文列举的是其中若干常见语文差错,希望引起...
为你推荐精品课程,无论就业还是升职加薪,毫无压力。
量身打造紧贴企业需求的实用性课程。
集学、测、练为一体的学习系统为你科学的安排学习进度,提高效率。
课程研发团队内一线资深讲师一对一指导,手把手教学,直到学会。
每周2-3次直播解答,保证学员日常学习问题能得到解决。
告别杂乱的学习方式,我们会根据你的情况定制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