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新闻故事化?“新闻故事化”起源于西方国家大众化报纸年代,是一种“讲故事”式的新闻叙述方法,是以故事化的手法来客观反映新闻事件 。它除了关注事件的结果外,更侧重描述新闻事件过程和故事细节的展示。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得主富兰克林曾说:新闻报道故事化是“用故事化手法写新闻”,通过对话、描写、场景设置等去挖掘出新闻事件里“让人兴奋、富有戏剧性的故事”。
在新媒体环境下,受众阅读习惯的变化和媒体业态的融合发展,新闻报道故事化的写作手法开始得到广泛应用。通过新闻报道故事化的写作手法,可以进一步增强新闻报道的可读性,提升新闻舆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成为媒体竞争赢得读者的显著优势。
那么,在新闻写作中如何“讲故事”?大家不妨参考这“六步”法进行故事设计。
故事=目标+阻碍+努力+困境+转机+结果
下面先看一篇通讯:
由赵作奎(四川省冕宁县委宣传部)撰写的《马丽:一诺千金的乡村医生》人物通讯,基本上就是采用“六步”法进行采写的。
第一步:目标
■14年前,她卫校毕业,来到仅用石头、木板和木瓦片搭建的洛居村简易卫生站里,在卫生站里她向山区群众立下了铮铮誓言;
第二步:阻碍
■13年前,为了履行承诺,她战胜了“挺新流”,战胜了自己;
第三步:努力
■11年前,为了兑现承诺,她跌下山崖失去了孩子、失去了做母亲的那份权利、那份荣誉和责任;当她悲痛欲绝要离开的时候,为了承诺她又留了下来;
第四步:困境
■6年前,为了履行诺言,她竟然没能见上父亲的最后一面;
第五步:转机
■1年前的冬天,为了履行诺言,她徒步穿过海拔3000米的结冰区,冒着一失足成千古恨的生命危险,硬生生地拉回进了鬼门关的人;
第六步:结果
■2015年2月12日,她以一诺千金的人格魅力,获得了“四川好人--首届感动四川十大年度人物”荣誉称号;5月27日,浙江卫视播放了她在“中国梦想秀”波澜壮阔的成功追梦场景。
多年来,她忠实地践行着诺言,舍小家、顾大家,用汗水、用青春、用热血,用乡村医生朴实无华的实际行动,诠释着“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扫码阅读原文
再看一则小故事:
黄老汉家里种的西瓜已经成熟了,个个绿皮红瓤,香甜可口。这一天,他开着三轮车进了县城,在繁忙的路边支起个摊位,想把西瓜都卖掉(目标)。
可是,城里正在整治市容,城管的工作人员不停地在路上巡逻,警告不许私人摆摊(阻碍)。
黄老汉无奈,只得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为了不被城管抓到罚款,开着三轮车到处转,赶上遇到想买瓜的就停下来卖出一两个(努力)。
结果,不走运的他还是被城管盯上了。城管赶在老汉停车买瓜时追了上来,吓唬他说再满大街吆喝就扣押这一车西瓜(困境)。
正当他和城管热火朝天地争辩时,只听到有个年轻人高喊着“买瓜的”朝他这边跑来。等他跑过来了,喘匀了气息,然后说道做水果批发的生意。刚才尝到媳妇买回去的西瓜格外地爽口,说有多少他都要买下来(转折)。
城管见老人家一天风吹日晒地卖西瓜也不容易,便不再追究扣押,每个人都挑了一两个成色好的买了下来,就继续巡逻去了。等他们走后,老汉则开着三轮,把剩下的西瓜直接拉到了年轻人的家里,一次性销售一空(结果)。
这则小故事同样是采用“六步”法进行写故事。
其实,“六步”法只是给大家提供了最基本的故事结构,提供一个简单的故事套路公式,使大家能够快速上手,并学会简单的故事设计。
我国新闻界著名学者李希光教授认为,在讲故事新闻学里,人物高于主题。这也告诉我们,新闻报道故事化就是要将典型人物融于故事之中,关注人物的命运与重大主题之间的关联,彰显出背后的人情味,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运用故事化手法写新闻时,要具有较强的新闻意识,在追求审美效果的同时,绝不可忽略新闻真实性的要求。
写新闻故事决不仅仅是从技术方面对新闻记者提出的要求,它更多的体现出一种人文关怀,采取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更好的展现新闻事实。
(作者为京城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