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不难,就6个字——开始写,不要停。写作也很难,因为你不知道啥时候才有回报。这个过程,就像你要找一片青草地,人们都说就在隧道那头。于是你打把小手电就进去了...
写作不难,就6个字——开始写,不要停。写作也很难,因为你不知道啥时候才有回报。这个过程,就像你要找一片青草地,人们都说就在隧道那头。于是你打把小手电就进去了...
最近后台有几个咨询,都是吐槽自媒体的,做了几年,一点动静也没有,纠结该不该放弃。他们写的领域各不相同,但遭遇却相近——每天忙着找选题,写稿,排版,发布,很累...
文|叶伟民很多人学写作,被当年英语四六级带跑偏了,去背词典、诗词和语法,最后发现还是不会写。于是自我怀疑:大概不是这块料吧。写作不是科研,无须研究文字起源和...
叶老师,您好。我从小就喜欢写点东西,但是写好了又不知道投到哪里。我曾经给一些杂志投过稿,但是从来没有回音。我心里很失落,一度怀疑自己,想着可能自己水平有限吧...
最近看到一句话,有些启发,来自英国导演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伟大的故事就是活生生的人生,只是把庸庸碌碌的部分给剔除掉了而已。”这背后的逻辑是:每个人都浸泡...
你打算写点什么?这个问题要是放在30年前,答案大概会是诗歌、小说或散文。如今再问,你会发现答案已大不同。笔头的半径在延伸,医生会写诊室奇遇,警察会写破案传奇...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无论多么天才,怎么七步成诗一气呵成,还得靠改。像鲁迅,就非常讲究炼字。他那两句著名的诗“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初稿你一定想不到...
我们信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但现实可能未必如此,现实世界奉行“二八法则”,常常是80%的努力,换来20%的效果,而20%的付出,可能产生80%的收益……放...
作家格拉德威尔曾提出过一个“一万小时定律”,即任何人从平凡到大师的必要条件,就是历经1万小时的锤炼。但这里的“1万小时”,只是必要而非充分条件,具体这“1万...
就是历经1万小时的锤炼。但这里的“1万小时”,只是必要而非充分条件,具体这“1万小时”如何构成,才是能否成为行业资深的关键。就像经常有人会问:如何提高文案水...
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但现实常常未必如此。现实世界奉行“2/8法则”,可能80%的努力,只换来20%的收益,而20%的付出,却能产生80%的回报。放在...
作家格拉德威尔曾提出过一个“一万小时定律”,即任何人从平凡到大师的必要条件,就是历经1万小时的锤炼。但这里的“1万小时”,只是必要而非充分条件,具体这“1万...
地产文案会常常看到这样的号,有些可能还是自己写的,写的时候还非常的气吞山河。我喜欢从文案的角度来想这个作业,因为能接到这种划时代的案子,文案多少应该去了现场...
“我很难给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模式,我就把在操作稿子的时候具体的习惯和方法分享给大家,如果大家觉得有可取的地方不妨试一试,如果不合适,也不用勉强去学或者去尝试...
辞旧迎新之际,“新年献词”作为媒体同题操作的“开年大戏”,常常以其充沛的情感、精致的文本吸引业内和公众关注。作为一种特殊规格的评论,新年献词不聚焦于具体的新...
者:《管锥编》问世以来,学术界无不为其精深博大而叹服。钱先生在书前小序中云:“命笔之时,数请益于周君振甫”,并在著作中多次引征了您的观点。先生能否谈谈当时的...
深度调查选题如何找?是很多调查记者的困扰。笔者认为好选题从生活中来,从日常观察中来。以《危险的“伪翻新胎”》为例,因长期出差,在路上留意到国道、省道边遍布着...
我们来说说“三点新闻”目前的“业界标杆”——“浙江宣传”。2022年5月30日,由浙江省委宣传部打造的公众号“浙江宣传”正式上线,坚持日更,以高频、简短、犀...
选准课题是搞好调查研究的第一步。“盲人骑瞎马”,想到什么就调研什么,中心把不住、焦点抓不准,想要进入党委决策视野,起到资政作用,必然是“缘木求鱼”。关注“势...
都说文如其人,但也有例外。我曾有个作者,文章糙得很,段落散乱,过渡生硬,那句子远得连眼睛都得助跑。模仿一下,画风大概这样:她转身离去,消失在十八年前的广州街...
为你推荐精品课程,无论就业还是升职加薪,毫无压力。
量身打造紧贴企业需求的实用性课程。
集学、测、练为一体的学习系统为你科学的安排学习进度,提高效率。
课程研发团队内一线资深讲师一对一指导,手把手教学,直到学会。
每周2-3次直播解答,保证学员日常学习问题能得到解决。
告别杂乱的学习方式,我们会根据你的情况定制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