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写作纵横谈(四)
刘国昌
评论有各种各样的写法,“领句式”写法是其中的一种。
这种写法,“领句”打头,言简意赅,观点鲜明,夺人眼球,受到人们的欢迎。
一、“领句式”写法什么样?
“领句式”写法,就是把一句简明扼要的话放在段落的开头,以统领全段的内容。
01
请看例文一:
《守住健康文明“一米线”》一文(人民日报,2020年3月4日),在4个自然段的段首,均是由领句开头。
这四个领句是:
1、“一米线”是健康线
2、“一米线”也是文明线
3、“一米线”不是新事物
4、“一米线”不仅存在于公共场所,也应该存在于每个人心中。
这4个领句分别作为每段的开头,然后逐一进行阐述。
02
再看例文二:
《复工复产,在春天里前行》一文(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年4月17日),有3个领句。
分别是:
1、复工就是稳就业,复产就是稳经济
2、复工复产,在科技支撑下更有保障
3、要着眼于复工,创造良好营商环境
这3个领句字数整齐,引人注目。
大家从上面的例文可以看到,每一个领句,犹如一个一个的小观点,亮在读者面前,给人以深刻印象。同时,在每一个领句下面,也便于作者展开议论。
从整篇评论看,三四个领句摆在那里,像排比句一样,条分缕析,眉目清楚,适合于读者阅读。
二、“领句式”写法是怎么来的?
“领句式”写法的好处显而易见,那么它是怎么来的呢?
大家知道,我国传统文化丰厚,是个文章大国,有很多写文章的高手、大家。与此同时,我国还涌现出了不少的文论家,即研究如何写文章的人。他们专门研究如何把文章写精粹,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晋代的陆机老先生便是其中的一位。
陆机在《文赋》一文中提出:“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它是讲:写文章要善于将一两句精炼的文词放在紧要的地方。在文论上这叫“文眼”或“段眼”,为文章立骨。
毛主席是文章大家,他对此也有过论述。1951年2月,毛主席在一份文件上批示写道:“一切较长的文电,均应开门见山,首先提出要点,即于开端处,先用极简要文句说明全文的目的或结论。唤起阅者注意,使阅者脑子里先得一个总概念,不得不继续看下去。”
这种高度概括、凝练的文词,后来被叫做“领句”。它位于段落之首,起着引领整段内容的作用。
三、“领句式”写法为何易于展开议论?
“领句式”写法是新闻评论写作的一种形式。它有一大好处是,易于作者展开议论。
为何这么说呢?
1、“领句”实际是全篇文章中的一个小观点。
如果说整篇评论是一个“大观点”的话,那么每一个段落前的“领句”则就是一个“小观点”。
比如《守住健康文明“一米线”》一文,“守住健康文明‘一米线’”是个“大观点”,那么文中的“‘一米线’是健康线”、“‘一米线’也是文明线”等领句,则就是为这个“大观点”来服务的“小观点”。
几个“小观点”分别讲清楚了,“大观点”也就自然明确了。
2、“领句式”写法为展开议论铺垫了条件。
如上所说,“领句”是一个小观点,也是一个小标题。有题便有文、便有议。在小标题下,作者就很容易自然地展开议论了。
如“‘一米线’也是文明线”这个领句,下面就需要回答:为什么这么说呢?作者就可以列上几点展开了论述了。
对于初学写评论的人来说,“领句式”写法是比较容易掌握的方法。其中的关键是要把“领句”拟好,而这一点确是要下点心思的。
(作者为人民日报高级编辑、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