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展不开怎么办?
——评论写作纵横谈(六)
刘国昌
一些办企业报、编校报(刊)的朋友经常反映说,评论难写。
难在哪儿?我问。
主要是议论展不开,写了开头以后就写不下去了。
议论展不开,这是评论写作中常见的通病之一。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一、把握好评论的含义
评论的“评”,是指态度。
肯定?否定?褒扬?针砭?商榷?这些都是评论者所持的态度。
写评论,首先要确定这一点。这是立足点和出发点。
评论的“论”,是指论说。
评论者确定“评”的态度后,就要开始进行论说。为何褒扬?为何针砭?为何商榷?要“论说”清楚。
把“评”和“论”这两者揉合在一起,就形成了评论。
由此可以看出,“评”是基础;“论”是骨干。写评论把“论”写好,甚为重要。
那么,如何才能把“论”写好?怎样才能“论”出风声来呢?
下面提供两个招数,与大家分享——
二、“助论”的两个招数
1、设问句
写评论,主要是讲道理。一般是正面讲了之后反面再讲,“正说+反说”,力求把道理讲深讲透。
比如一篇讲“复工复产”的评论,正面先讲“为何要复工复产”,然后再从反面讲“如果不复工复产会怎么样”,最后得出结论,复工复产是当务之急,务必要尽快实施。
以上是写这类评论的一般路数,如果我们要将其写得生动一点、有点议论风生,那就需要在文中“设问句”。
设问句,就是自己给自己树立对立面,以便更充分地展开自己的观点。
例如这个问句:“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如果我们不及时果断采取措施,那会怎么样呢?”这个问句,把问题鲜明地提出来,引起受众注意,也便于作者更充分地展开论说。
文贵在波澜曲折。如果一篇评论都是平铺直叙地讲道理,甲乙丙丁地说理由,那就难免让人打瞌睡。而设个问句,犹如在平静的湖水里投进了一块小石头,引起阵阵涟漪、波澜,那就有“兴奋点”了,引人阅读。
2、与“论敌”辩
“论敌”,指的是来自论辩对方的一些观点和说法。有的据相关材料而来,有的是作者自己归纳出来的若干个论点。
毛主席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除了正面论述以外,还列举7个方面的论点进行回答或驳斥。
“你们一边倒”
“你们太刺激了”
“我们要做生意”
“不要国际援助也可以胜利”
“我们需要英美政府的援助”
“你们独裁”
“你们不是要消灭国家权力吗”
例如文中写道:
“‘你们独裁’。可爱的先生们,你们将对了,我们正是这样。中国人民在几十年中积累起来的一切经验,都叫我们实行人民民主专政,或曰人民民主独裁,总之是一样,就是剥夺反对派的发言权,只让人们有发言权。”
通过以上的与“论敌”辩,更好地阐述、论证了自己的观点,还使整篇文章层层递进,波澜迭起,议论风生,颇显论辩力。时下有些评论文章写得很沉闷,正面说道理一说到底,没有一点变化,没有一点波澜。这样的评论,实在应该改一改了!
以上两个招数,能让您把议论充分展开;能让您将评论写得议论风生!当然,这需要在写作实践中反复磨练才行!
(作者为人民日报高级编辑、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