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小评论的“五个一”
——评论写作纵横谈(七)
刘国昌

小评论,也称微型评论,是新闻评论中的一种类型。
这种小评论以短小精悍为显著特征,缘事而发,就事论理,深受读者喜爱,影响力颇大。
那么,如何写好这种小评论呢?
笔者积多年写稿、编稿的体悟,有以下“五个一”甚为重要,现与大家分享。
?
这“五个一”分别是:
一个好由头
一个硬观点
一个巧布局
一个亮标题
一个响结尾
下面逐一加以介绍:
一个好由头
小评论不同于一般的思想杂谈文章,它是对新闻事实的评论,其特点是缘事而发,就事论理。
因此在评论的开头,都先把所评论的现象、事例等写出来,这就是“由头”。
比如“一根栓鱼绳的重量”一文,从北京某商场卖鱼为顾客栓鱼、捆鱼的事儿说起。
又如“‘举手投足之劳’不小”一文,从街头一年轻人帮助老人推车的事儿谈起。
这些事儿就是我们所说的“由头”,这是评论的起点和出发点。后面的“论”都要由此引出、生发。因此,选好“由头”很重要。
一般说来,这些“由头”虽然有的是小事儿,但要具有典型性,有评论的价值。
这些“由头”从何而来?可以是街头见闻,也可以是他人所说,还可以是媒体所载。作者平时要注意不断收集、积累。
一个硬观点
小评论,有评也有论。论,就要有观点,即对这件事儿怎么看,为何这么看。
如“在‘活’字上大作文章”一文,例举各方面要搞活后,马上亮出观点:一个“活”字,把改革的要旨概括出来了。接着用3个排比句,把“搞活”的内涵逐一进行阐释,使人看后有启发。
观点是一篇小评论的灵魂。这些观点从何而来呢?从思想中来。思想是观点的基础,观点是思想的体现。
比如“永定河水缘何而来?”一文,结合今年5月8日永定河北京段注水一事进行评论。这是一篇赞扬型评论,但作者没有简单地赞扬一番了事,而是以“绿色发展”为观点展开评论。指出“永定河水之所以奔涌而来,在于近年来北京上下齐心协力坚持生态建设、坚持绿色发展所致”。用这个鲜明的观点统领全文,使评论有了深度。
小评论,篇幅短小。但文短也要巧布局。
何谓布局?布局就是把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再写什么,都安排设计好。不能东拉西扯,没了章法。
一般说来,小评论布局的路数是:开头写由头,第二段亮观点,第三、四段引申再论证,第五段结尾。
当然不限于这五个自然段,可以多段写来。时下网络技术发达,行文都兴短句,自然段多一些无妨,便于读者阅读。
布局体现着一个作者的逻辑思维是何状况。布局清晰,有利于读者阅读。布局混乱,就会使文章的说服力、感染力大打折扣。
一个亮标题
有人说,题好文一半。也有人说,标题是文章的半条命。足见标题的重要。
小评论本来就很短,靠什么吸引人?标题起了决定性作用。标题鲜亮就会吸引很多人看全文,反之则不然。
鲜亮的标题有三大特点:一是简短,二是鲜明,三是新颖。
简短:一般为一行题,文字不能多,10个字以内为宜。如“夺魁的奥妙”、“困难也是一种机遇”等标题。
鲜明:观点明确,有棱有角。如“把数字水分拧干”、“奢华宴请何时休”等标题。
新颖:标题里最好有一段时间以来未曾出现过字词或句式,给人以“惊见”感。如“别了,胖导语!”、“既是胡话,又非胡话”等标题。
一个响结尾
小评论的结尾,如同其他文章结尾一样,一要响亮,二要首尾呼应。
我国文论家主张写文要“凤头、猪肚、豹尾”。“豹尾”,说的是结尾要有力量。
同时文末结尾时要照顾到文章开头,不能“虎头蛇尾”,更不能“有头无尾”。
结尾有多种写法、多种形式,不能用一种写法框死。但富有力量,首尾相顾,是其中主要之点。
上面简略介绍了写好小评论的“五个一”,供大家参考。古语云:“文无定法,文成法立”。小评论的写作手法多种多样,风格也各不相同。但以上所讲的“五个一”是不可或缺的,当很好掌握之。
(作者为人民日报高级编辑、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