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头、奇句、片言及其他——兼谈文章开头有学问

2020-09-14 华文融媒云 作者:刘国昌 浏览:643

凤头、奇句、片言及其他

——兼谈文章开头有学问

刘国昌

我国文论家们对如何写文章颇多论述,比如说如何写好文章的开头,就有不少精辟的说法。

下面我们就此问题研讨一番。

一、文论家关于文章开头的论述

关于文章的开头,文论家们的论述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点:

一是“凤头”说。

元代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一书中写到:“作乐府亦有法,曰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也。”这是“凤头”说的出处。

说的是写文章时,开头像凤头,小巧精美;中间像猪肚内容充实;结尾像豹尾,简洁有力。

其中“凤头”说,强调文章开头要像凤头那样,灵动、好看,吸引人。

二是“奇句”说。

清代李渔在《闲情偶记》中指出:“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

奇句,就是奇异、精彩的句子。把奇句放在文章开头,让其夺人眼目,引人入胜。

三是“片言”说。

晋代陆机在《文赋》中写到:“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也。”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它是讲:写文章要善于将一两句精炼的文词放在紧要的地方。在文论上这叫“文眼”或“段眼”,为文章立骨。

毛主席是文章大家,他对此也有过论述。1951年2月,毛主席在一份文件上批示写道:“一切较长的文电,均应开门见山,首先提出要点,即于开端处,先用极简要文句说明全文的目的或结论。唤起阅者注意,使阅者脑子里先得一个总概念,不得不继续看下去。”

这种高度概括、凝练的文词,被称之为“片言”。后来被叫做文章的“领句”。它位于段落之首,起着引领整段内容的作用。

以上“三说”,概括了文章开头的要点。至今仍有着强烈的指导意义。

二、“三说”的精髓是什么?

文论家们关于文章开头的“三说”,不少人引为“写作指南”。每当为文之时都努力、尽量做到这“三说”。

强调“三说”,并不是说每写一篇文章都要照此机械地办理,而是说要学习其精髓、领会其实质。

文章开头的“三说”的精髓、实质是什么呢?

简言之,就是灵巧、简洁、好看,吸引人。

有鉴于此,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文章写手,以至现代的媒体人,都在写开头上下了不少的功夫。

有的为了一个吸引人的开头,不惜改了一遍又一遍;

有的为找到一个夺目的“奇句”,搜肠刮肚,几度修改,大有“语不惊人不罢休”的气概;

有的为拟一个精彩的“片言”,索性写下10几条,相互比较、仔细挑选。

凡此都表明,文章开头不能简单从事,不能大笔一挥了事,而是要精雕细刻,谨慎下笔。

三、“三说”对现实有何指导意义?

“三说”对媒体人写稿有着积极的指导、促进作用,激励大家努力把稿子的开头写得精彩、吸引人。

请看下面的实例——

例1:

1997年12间,人民日报女记者龚雯写了一篇题为“押猪四日”的通讯,介绍了自己随供应港澳鲜活冷冻商品快运车,沿浙赣、京广线押运供港澳活猪的经历。稿子写得具体、生动,其开头更令人叫好。

开篇就一句话:做梦也没想过有一天我会去当猪倌。

一读就有突兀感,吸引人,可谓“凤头”!

例2:

1964年春,人民日报资深记者范荣康赴大庆采访,全方位向全国介绍大庆精神大庆人。他在通讯开头写到:

列车在祖国广阔的土地上奔驰着。它掠过一片片田野,越过一条条河流,穿过一座座城市,把我们带到了向往已久的大庆。

开头别致,灵动,吸引人。

例3:

作家秦牧在写“描绘事物的清晰度”一文时,开篇写下一句话:“模糊”的对立面,是“清晰”。

在写“谈简洁”一文时,也是这么一句话:“繁冗啰嗦”的对立面,是“明快简洁”。

这两句话,可谓“奇句夺目”,给人印象深刻。

例4:

人民日报老记者白夜在写一篇人物专访时这样开头:“窗前一盆绿色的吊兰,仿佛疏帘弄影。几盆粉红色的花朵,送上盈盈笑意,爱泼斯坦和邱茉莉也随着花朵笑起来。”

这一段话,可谓奇句。把读者带进了一种宁静、安谧的境界,让读者倾听爱泼斯坦和邱茉莉革命身世娓娓道来的话语。

例5:

苏东坡在写《潮州韩文公庙碑》时,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开头,一直改了几十遍,才忽然找到“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这两句,为这篇文章定下了基调。

片言,就是高度概括、文字简洁的一句话。一般放在文前或段落前,成“领句”。现在写评论时经常运用。

如人民日报今年7月22日刊发的一篇题为“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的署名评论中,主干部分用了三句“片言”:

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意味着选择开放而不是封闭。

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意味着选择合作而不是对抗。

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意味着选择共赢而不是独占。

三句“片言”,简洁、有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小结语:

文章开头千千万,没有固定的套路和模式。如何写好文章的开头,因人而不同,因文而各异。

但文章开头的“三说”,作为一个行文的理念,还是被人们所喜爱、所遵循。照之精髓去写开头,总能写出“不一样”的精彩开头。

写文章有“开门见山”的说法,说的是要直奔主题。但有的文章一开文就“大馒头堵嘴”,让人喘不过气来。还有的文章文辞啰嗦,一开文就是一大段文字,让人读不下去。这些都是要改进的。

凡此都说明,文章的开头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愿我们大家一起研究、切磋,以求更大的进步。


(作者为人民日报高级编辑、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辑)

  • 课程顾问贴心解答

    为你推荐精品课程,无论就业还是升职加薪,毫无压力。

  • 名企定制紧随大流

    量身打造紧贴企业需求的实用性课程。

  • 系统教学把控效果

    集学、测、练为一体的学习系统为你科学的安排学习进度,提高效率。

  • 一线大师1对1指导

    课程研发团队内一线资深讲师一对一指导,手把手教学,直到学会。

  • 点播答疑完美结合

    每周2-3次直播解答,保证学员日常学习问题能得到解决。

  • 量身定制学习计划

    告别杂乱的学习方式,我们会根据你的情况定制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