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国庆专版》有“六个一”,供你参考!

2020-09-21 华文融媒云 作者:刘国昌 浏览:1116

 

新中国七十一华诞即将到来,全国各族人民欢欣鼓舞。
作为校报、企业报的编辑记者更是摩拳擦掌,为编好《国庆专版》跃跃欲试,准备一展身手,力求编出一期精彩、好看的专版!
笔者作为在人民日报工作了40年的老编辑,几乎每年国庆佳节都要编辑《国庆专版》,对其有着深厚的感情,也有不少的体验、感悟。
现在介绍一二,与大家分享。
编《国庆专版》需要把握好一些要素,我将其总结成“六个一”:
即一条红线、一篇主打文章、一篇有特点的人物专访、一篇好散文、一首好诗歌和一幅主打图片。

?一、“六个一”都有哪些具体内容?



  1、一条红线



一条红线,就是爱国主义的这条红线。
爱国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在新中国七十一华诞之际讲爱国之情,更具有特殊的意义。
编辑《国庆专版》,虽说是一个例行的编辑活动,但又是有别于一般的编辑活动。在《国庆专版》上,可以更集中、更热烈地抒发对共和国的挚爱之情。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的脱贫攻坚,走上小康之路,让人们欢欣鼓舞。今年我们又战胜新冠疫情,更让人们信心百倍!
通过编《国庆专版》,可以把这种情感尽情抒发,已达进一步凝聚人心,团结奋进,再创辉煌之效。
同时我们还要看到,这也是一次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活动。虽然我们天天在做这项工作,但还需继续加强。眼下有那么一些年轻人容易被那些似是而非的蛊惑所迷路,还有那么一些人看到某些落后的现象就动辄指责......这些虽是极少数人所为,但影响极坏。我们通过包括编《国庆专版》等活动,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与那些离心离德的丑恶现象作坚决斗争。



 2、一篇主打文章


专版要有一篇主打的文章。这篇文章不一定很长,但要写得有深度,有情感。
写稿、组稿时,有以下几个角度可考虑:
(1)畅抒新中国七十一华诞的感怀之情。
(2)联系所在高校事业的发展变化,谈今后的发展创新的想法建议。
(3)联系所在企业的发展变化,谈今后的发展创新的想法建议。
(4)就某一方面的巨大变化,谈坚持改革创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以上文章可以请单位主要领导同志承担,也可请名望较大的老同志撰写,以进一步扩大传播效果。
这篇主打文章一般放在版面的上半版,做版面的头条稿更好。标题要醒目,文字排楷体字,呈庄重、大方之态。



3、一篇有特点的人物专访



在《国庆专版》上刊发人物专访,最好的选项是专访“新中国同龄人”。
“新中国同龄人”是一个颇有特色的群体,他(她)们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与共和国一起奋进,对共和国有着深厚的情感。
现在在高校、企业里有不少这样的老同志,大都70多岁,身体康健,记忆力尚好,采访他(她)们正是好时机。
请这些老同志谈的内容比较广泛,如对共和国的情怀;对教育事业的展望;对企业发展的建议及自己成长、奋斗的感悟等。
当然,也可采访其他人物。但最好是与“新中国七十一华诞”有关的人物。这样写出来的稿子有特点、有看点。



4、一篇好散文



散文是畅抒胸怀的好形式之一。在《国庆专版》中,它将派上大用场。
在高校,在企业,有不少写散文的高手。这些发表在校报企业报副刊中的散文,触景生情,有感而发,有描写,有议论,读来给人一种别样的享受。
散文这种形式比较灵活,从一件事、一个人、一个景儿,都可以写起,形式不拘。只要有所感、有所思,都可写来。
在《国庆专版》中,也可以组织多篇小散文穿插版面中,使版面更活跃。



5、一首好诗歌


在《国庆专版》中,诗歌不可少。诗歌不但可以活跃版面,更可以让人们畅抒情怀。
现在写诗歌、填古诗词的人不少,他(她)们与写散文的人一样,笔随心走,诗兴勃发,常带给人们一种美的享受。
国庆节将至,不少人已在跃跃欲试,酝酿诗作。这是组织稿件的一个大好时机与条件。要抓紧。组稿时既要找老作者,更要注意发现新作者。这方面的人才是不少的。



6、一幅主打图片


“一图胜千言”。在版面上有一幅大照片,特别提气!特别提神!
现在媒体对大照片的使用已有新的突破,那就是放通8栏的大尺度,有的还采用虚化等手段,使照片夺人眼目。
在《国庆专版》上,应该而且必须要有这样一幅大的照片。至于用何内容的照片,因校因企业不同而各异。
总的要求是,隆重、热烈、喜庆,有新意;画面要清新、醒目,吸人眼球。


二、编《国庆专版》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提法要准确。

  

在国庆报道的稿件中,经常出现的一个毛病是相关提法不准确。其中有两个经常出现、比较突出的提法是:
一是关于“新中国七十一华诞”的写法。正确的写法是“新中国七十一华诞”。可有的稿子经常写“祖国华诞”。这是不对的。祖国已有几千年历史了。有些人对这个道理不是不懂,但一下笔就写错。这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二是关于“建国”的写法。一些讲成就、论业绩的稿子,一写就是“建国以来.......”,这是不对的。应该写“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这个国家早就有了,我们这里讲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这也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2、写回顾文章要力求准确。


撰写一些回顾文章,力求准确十分重要。特别是关于几个重大历史阶段、重大历史事件,一定要以中央有关文件为准。切不可自以为是,随意而写。
无论写稿还是编稿,遇到拿不准的问题、提法时,务必要仔细查阅相关文件。不要怕麻烦。
以上所写,只是个人的一些想法和建议,供大家参考。期待着看到大家编辑的《国庆专版》,届时再做一些点评、谈点观感!

(作者为人民日报高级编辑、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辑)




  • 课程顾问贴心解答

    为你推荐精品课程,无论就业还是升职加薪,毫无压力。

  • 名企定制紧随大流

    量身打造紧贴企业需求的实用性课程。

  • 系统教学把控效果

    集学、测、练为一体的学习系统为你科学的安排学习进度,提高效率。

  • 一线大师1对1指导

    课程研发团队内一线资深讲师一对一指导,手把手教学,直到学会。

  • 点播答疑完美结合

    每周2-3次直播解答,保证学员日常学习问题能得到解决。

  • 量身定制学习计划

    告别杂乱的学习方式,我们会根据你的情况定制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