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这样“发现”的

2020-12-15 华文融媒云 作者:刘国昌 浏览:487

与学员N次通信

新闻是这样“发现”的

(第十八封信)

刘国昌


XX学员:

你好!你来信询问:如何在采访时发现新闻?这是一个较大的题目,不少人都有这样的提问。看来这个问题很值得探究一番。

发现新闻,及时报道,是记者的职责。那么,如何发现新闻呢 ?这其中确实有不少的学问和技巧。

为更好地探究这个问题,我们先看下面的事例:

事例:

温州日报要闻版主编严芒芒,写的一篇报道获得了浙江省新闻奖一等奖,这篇报道是:

“中国电器之都”出现“创业创新的柳市现象”(肩题)
新办企业老板过半是外来务工人员(主题)


——(载于2019年6月2日,温州日报第一版)


这篇稿子为何能获奖?

严芒芒回顾采写历程时说:这篇稿子是在一次偶然的基层联系点走访时,挖掘到的一条“新闻活鱼”。

情况是这样的:严芒芒在和乐清市柳市镇镇长谈到打工人员情况时,镇长说了一句:“现在也有一些打工的自己出来创业了”。

严芒芒一听很新奇,怎么打工的也自己出来创业了?马上追问:“那大概有多少外来务工者出来自己创业了?”遗憾的是,政府层面此前没有做过这方面的全面统计。

好奇心一直萦绕在严茫茫脑子里。后来在几天的采访里,询问了几个部门得知2019年1-5月份新设企业老板中,外来务工人员占比超过50%。从市监局局长那里再调出近几年来的数据看趋势,结果发现从2016年开始就超过50%,而且连续3年呈增长态势。

直觉告诉严芒芒,这是个好新闻。于是进入写稿阶段,很快就拿出了稿子。

启示一:发现新闻靠什么?靠新闻敏感。

新闻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问题在于要及时发现它,报道它。

如上面的所例举的新闻:2019年1-5月份乐清市新设企业老板中,外来务工人员占比超过50%。这是一个客观事实,不管记者报道与否,它已经存在了。当媒体报道后它就变成了新闻。

由此可以看出,新闻的富矿在民间,我们当记者就是要到基层去,到实际工作中去发现新闻,报道新闻。

那么,如何发现呢?靠的是新闻敏感。

当镇长说了一句:“现在也有一些打工的自己出来创业了”。严芒芒马上意识到“这是个好新闻”。

这是什么?这就是新闻敏感的具体体现。

也许有人听到镇长的话没有什么反映,但严茫茫马上意识到这是个新闻线索。有无新闻敏感,就在这地方体现出来了。

说起新闻敏感,有人可能觉得有点神秘,其实并非如此。所谓新闻敏感,指记者编辑超出常人的发现和判断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能力。

我们常说的“新闻嗅觉”、“新闻鼻”、“新闻眼”、“第六感官”等,是它的形象说法。新闻敏感是记者应具备的职业素养。新闻敏感的强弱与新闻采访的成败有密切的关系。

新闻敏感一般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迅速判断那些看来无关紧要的新闻线索,有可能导致发现重要新闻;

二是迅速判断同一新闻事件的诸多事实中新闻价值孰主孰次;

三是迅速判断这一事实是否为读者所关心和能否引起读者的兴趣;

四是迅速判断已发表的新闻中,哪些与记者已采访到手的新闻事实有关,从而挖掘出更重要的新闻。

以上四个方面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综合使用和体现的。

启示二:新闻敏感从何而来?靠读书、在实践中锤炼。

新闻敏感不是与生俱来,也不是当了记者就自然形成,它是在实践中锤炼而成的。

人民日报社原总编辑谭文瑞曾说,在报社工作对培养新闻敏感有帮助,但最主要还是靠记者自己有意识地锤炼。他结合报社搞选题一事说,为何有人报的选题靠谱,点子也多?而有的人却报不上来或没说到点子上?其中一个原因就在于平时的新闻关注度如何?关注度高,敏感度就强;反之则就不行。

严芒芒谈及这个新闻的发现时说,当时我就思考这种现象到底有什么意义,这也是利用新闻敏感对新闻价值进行的一种判断。你看,占比过半本身就是新闻,何况主角还是外来务工人员这样的特殊群体。如此多的外来务工者被培育成新时代创业者,这折射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中国民营经济持续蓬勃发展的动力活力。

新闻敏感的养成,并非“难于上青天”。主要是两条:一是靠理论的积累,二是靠实践的锻炼。

理论的积累,靠什么?读书。只有勤于读书,勤于思考,思想水平就上去了。有思想,新闻敏感也就会增强。

实践的锻炼,这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在实践中摸爬滚打,才能有所感悟,有所提高。疏于实践,懒于思考,那是永远不会与新闻敏感沾边的。

(作者为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辑)


  • 课程顾问贴心解答

    为你推荐精品课程,无论就业还是升职加薪,毫无压力。

  • 名企定制紧随大流

    量身打造紧贴企业需求的实用性课程。

  • 系统教学把控效果

    集学、测、练为一体的学习系统为你科学的安排学习进度,提高效率。

  • 一线大师1对1指导

    课程研发团队内一线资深讲师一对一指导,手把手教学,直到学会。

  • 点播答疑完美结合

    每周2-3次直播解答,保证学员日常学习问题能得到解决。

  • 量身定制学习计划

    告别杂乱的学习方式,我们会根据你的情况定制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