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闻的时宜性说到反“客里空”
在学习新闻学的过程中,我们对许多新闻名词已经很熟悉了,比如,新闻的真实性、重要性、接近性、显着性、趣味性、新闻价值、新闻五要素,等等。
但是,有一些朋友对有某些内容还是不熟悉,不了解,比如,什么叫新闻的时宜性?导语有哪几种形式?什么是“练笔运动”?为什么要反对“客里空”,等等。
对这些问题,我们来做一个梳理,以便更好地学习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领会这些词汇的内涵。
把握时宜性是一门学问
新闻的时宜性,在讲新闻课时讲得不多,实际上它是新闻的又一条重要属性。
时宜性,指的是在当前形势下最适合需要的报道,即适宜时势的报道。古人云:“善战者,见利不失,遇事不宜。”“文章合为时而著。”由此可见,写文章选择时机的重要性。
在新闻选题中,应当抓住方向性的问题,抓住对全局有影响的问题,抓住受众最关注的问题,才是有意义的,也是最适合在当时形势下宣传的消息。
新闻的时宜性也是指媒体发表时必须选择恰到好处的时机与方式。在新闻不断筛选的过程中,政治标准决定着它能否能用,即是否对国家和人民有利,这是最基本的一条重要标准,事关重大。
记者和通讯员要做到这一条,必须对新闻宣传思想有比较深入的理解,对当时社会状况和受众心理有深入的了解。
我在人民日报值夜班当编辑时,我的老师告诉我:“该发的新闻要快发,不该发的新闻即使价值再大也坚决不发。”我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媒体人在写新闻发新闻时,除了要新鲜、准确之外,要选择适宜的报道内容与时机,不能“有闻必录”,也不能盲目地“抢新闻”,这是报道工作审时度势的艺术与学问。
三种不同的导语方式
什么叫直接性导语、间接性导语、解释性导语?
直接性导语是最常用的一种导语,用四个字概括:“开门见山”。即把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集中概括地写在新闻的开头。
以下这条新闻的导语就是直接性导语:
16日下午,河北省召开第六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河北省卫健委副主任、河北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办公室防疫处置组副组长江建明称,关于石家庄市、邢台南宫市、廊坊固安县的再次全员核酸检测安排,已经组织了三次的专家论证,待最后研究确定后,即向社会公布。河北:石家庄、邢台南宫、廊坊固安再次全员核酸检测待最后研究确定后公布(中新网石家庄2021年1月16日电 )
间接性导语常用于非事件性新闻或新闻特写,是在新闻的开头突出某一最生动的事实或体现的现场气氛,以引起读者的兴趣。如描写、轶事、引语等,但必须间接地说明主题。
以下这条新闻的导语是间接性导语:
随着岁月的足迹,奥林匹克一路走来。今夜,国家体育场火树银花,欢声雷动,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在这里隆重上演。历时近4个小时的开幕盛典,以中华书卷书写中华文明为主线,精彩连连,惊喜不断。也许在多年以后,再次回忆起这个神奇的夜晚,还会有一些经典的瞬间让人难以忘记!(《工人日报》2008年8月8日电)
解释性导语又称评述性导语,即在新闻的开头突出对事实来龙去脉的分析或解释。
以下这条新闻的导语是解释性导语:
我国使用通信广播卫星定点试播的结果表明,它转播电视、广播的效果比租用的国际通讯卫星的转播效果好。(新华社1986年2月20日电)
“练笔运动”起到了什么作用?
什么是“练笔运动”?“练笔运动”指的是1951年起新华社发起的新闻写作业务的训练活动。其目的是“把我们全体新闻工作者的业务----新闻战线上的技术和战术提高一步”。练笔运动以3个月为一期,对新闻工作者进行基本的严格的训练。其内容是:一是基本上消灭知识错误和技术错误,二要基本上消灭文法错误,三是反对冗长,力求简练。
练笔运动进行了两次:第一次从1951年2月中旬至5月中旬,这期间编辑部以练笔运动为中心工作,部局负责人亲自领导,督促检查,指定专人负责技术错误的检查、登记、统计与总结,制定奖惩办法,推动运动的开展。
第二次是从1954年7月11日至7月20日,先在总社开展消灭错误运动,取得经验后,在分社范围内推广,求得在半年内取得显著成效。新华社的做法为全国新闻界所重视,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为什么要反对“客里空”?
1947年6月,我国解放区的《晋绥日报》发表《关于“客里空”的检查》和《不真实的新闻与“客里空”的揭露》等文章,公开检查报纸在土地改革宣传中的失实报道,并对写作上凭空制造“英雄模范”,采访上的道听途说,捕风捉影,编辑工作中的毫无根据的任意删改,译电校对工作中的马马虎虎等极坏的作风进行了揭露与批评,通称之为“反对客里空”,并且号召群众揭发检举。
1947年9月1日,新华社发表社论《学习晋绥日报的自我批评》,号召把“反对空里空运动”扩展到全解放区,对这对改造新闻工作者的立场与作风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1947年12月渤海日报社党报通讯员读物
1948年4月2日,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为反对“客里空”作了总结。毛泽东指出,“《晋绥日报》在去年六月以后进行的反对右倾的斗争,是完全正确的”,后来出现的缺点,“主要是‘左’的偏向”。在谈话中,毛泽东特别强调了党报工作者的学习与修养问题。毛泽东认为:“报纸工作人员为了教育群众,首先要向群众学习。”“要使不懂得变成懂得,就要去做去看,这就是学习。”
1948年10月2日,刘少奇对于一年多来的反“客里空”运动,也作了总结。他说:“报道一定要真实,不要加油加醋,不要戴有色眼镜。”“去访问,不论访问什么人,要得到群众的真心话,是很不容易的……工作做好了,党和群众会报答你们的。但是,这是结果,不能当作目的去追求。如果你着急,马上想搞一个全国出名,那只能是‘客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