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写有“七个不要”,你了解吗?

2021-03-08 华文融媒云 作者:王 默 浏览:400

新闻采写有“七个不要”,你了解吗?

 

王 默

 

新闻采写是媒体人的基本功。

 

锤炼这基本功,不仅要记住那些个“要”,还需知道有哪些个“不要”。笔者结合多年工作体会,总结出以下“七个不要”,与大家分享。

 

一、不要慢慢腾腾,跟不上趟。

 

新闻报道贵在快速。如过了发布的“黄金时段”,新闻就变成了旧闻。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快速发布新闻不但成为一种趋势且成为一种现实。

 

纸媒有出版周期的限制,但互联网、手机的出现,使新闻发布成为“分分钟”的事儿。在如此情势下,不少媒体人都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奋战在第一线,力求做到快发、早发,求得最佳的传播效果。

 

然也有些媒体人却未能做到这一点。他们习惯于慢慢腾腾,总是跟不上趟。这种状态令人堪忧。当然媒体内部有分工,像文艺部、理论部等与新闻部门是有区别的。但作为媒体人来说,追求快速反应,不慢慢腾腾,则是一种必然的要求和职责所在。

 

二、不要泛泛交谈,浅尝辄止。

 

这里说的是采访问题。

 

采访是记者的家常便饭,然不同的记者有不同的采访路数。有的记者采访时很深入,能与被采访者交成朋友,能掏出人家的心里话。有的记者则不是这样,他们满足于看材料、一般的泛泛交谈,提问的问题也很少。

 

在编辑部经常有这样的情形:部主任围绕稿子问了几个问题,写稿的记者却回答不上来,很尴尬。

 

为何会是这样呢?无它,盖源于记者采访不深入所造成的。你想啊,仅凭那点材料、仅凭那点泛泛交谈,能写出到位的稿子吗?

 

采访是一件细致的活儿。那种粗枝大叶、浅尝辄止的采访,怎能获得真料?料不够,你还怎么写稿子呢!

 

三、不要人云亦云,不动脑子。

 

记者要写出富有特色的独家稿件,具有独立的思考能力甚为重要。怕就怕那种人云亦云、不动脑子的记者。

 

记者去采访,特别是采访写作事件性的报道,不被别人忽悠,不被花言巧语迷糊,不人云亦云,是很难得的。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记者积极开动脑筋,分析判断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进而做出自己的结论。惟其如此,写出的稿件才能经得住历史的考验。

 

四、不要照抄照转,缺乏创见。

 

采访是手段,最终的成果是写出稿件。不管你是写何种体裁(消息、通讯、特写、评论)的稿件,请切记:一定要有创见,不能照抄照转。

 

时下那种照抄照转的现象不时在媒体中出现。看上去没有一点问题,提法、措辞、内容等方面都说得过去。但细究一下就会发现,好多地方的文字是照抄照转的。这样的稿子,谁爱看?又有何用呢?

 

照抄照转是媒体界的一大忌讳,一定要彻底杜绝。

 

五、不要故意写长,无病呻吟。

 

有的记者写稿总爱写长,总觉得“长稿子有水平”。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稿子不在于长短,有内容,有思想,有创见,有文采,才是好稿子。

 

现在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记者写稿时有故意写长的趋势。细读一下稿子,好多文字属于无病呻吟,完全可以删除。

 

把稿子写精粹一些,有多好!好多人喜欢读的稿子其实就是这类稿件,而不是那种长、空、泛的稿子。

 

六、不要凑合对付,不负责任。

 

稿子是记者的命根子,但有些记者写起稿来存在着凑合对付的现象。媒体人都知道,稿子是改出来的,可有的人改一二遍就不耐烦了。这怎么能行呢?

 

新闻作品是对客观人与事的反映,务必要确保真实、准确。同时它又是提供给广大读者看的,还需要生动、活泼、有文采。这样的稿子从哪里来的呢?从记者编辑反复修改中来的。

 

在新闻界有一些记者写稿“出手很快”,但他们从不轻易交稿了事,而是静下心来再斟酌、再修改,以求完美。这种精神和作法是很值得我们一些年轻人好好学习的!

 

七、不要沾沾自喜,停滞不前。

 

同年同月同日进报社工作的10个大学生,3年以后看业务水平,出现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有的能驾驭各种体裁的写作,有的则只能写消息;有的成果颇丰,有的则寥寥无几。为何?在于自己的努力不够。特别是有的人写了一些稿子后就沾沾自喜,不再继续钻研,这怎么能进步呢?

 

过去有句老话: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如今的媒体界虽不是过去的小作坊,但在修行(指业务提高)方面,个人的努力奋斗依然是很重要的的一环。

 

以上“七个不要”,是笔者个人的一点体会,不一定准确、全面。但却是有益的进言,写出来与大家共勉。

 

(作者为京城媒体人)




  • 课程顾问贴心解答

    为你推荐精品课程,无论就业还是升职加薪,毫无压力。

  • 名企定制紧随大流

    量身打造紧贴企业需求的实用性课程。

  • 系统教学把控效果

    集学、测、练为一体的学习系统为你科学的安排学习进度,提高效率。

  • 一线大师1对1指导

    课程研发团队内一线资深讲师一对一指导,手把手教学,直到学会。

  • 点播答疑完美结合

    每周2-3次直播解答,保证学员日常学习问题能得到解决。

  • 量身定制学习计划

    告别杂乱的学习方式,我们会根据你的情况定制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