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学员N次通信
(第三十一封信)
刘国昌
巧了,近几个月来我正在关注和研究这个话题。这是一个有意思、值得研究的话题。网媒标题是随着互联网出现而形成的一种标题形式。它一出现就受到人们特别是年轻人的欢迎。在网题中,有一种被称之为“叙事体”的标题格外引人注目。今天我们专门聊聊这事儿。?
“叙事体”网题,就是在标题中叙一件事的梗概、讲个故事开头、抛出一个悬念,吸引人们去看全文。
例1:
“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点外卖了”,这张字条令人心碎……
例2:
例3:
例4:
他们又用“灰黑滤镜”了!这次,西方媒体被国社记者抓了现行!
例5:
以上这些“叙事体”标题,各有特点,但文字都比较简短,都有一定的“吸睛磁力”。
这种“叙事体”标题,有以下4个比较突出的特点——
大家知道,在纸媒上的主题是有字数限制的。一般来说,最好不要超过11个字。由于主题字号大,用黑体、宋体居多,在版面上醒目突出。如果字数过多,就会有冗长、沉闷之弊。有鉴于此,纸媒编辑们每次编报时都在主题上下很大功夫,尽量精简字数,力求用较少的字来表达更多的内容,使标题突出夺人。但网题的“叙事体”标题,与此正好相反。它均是一行题,字数没限制。当然也不是无限的长,基本是一句话或两句话,尽量吸引人。
“叙事体”标题有一个突出特点,那就是设置悬念。从上面例举的标题可以看出,几乎每个题都有一个悬念:
如例2:
人们看到这个题,就会想“这个女孩为何不走了”呢?悬念引导人去看全文。
再看一个标题:
这是4月9日新华社微信一个短视频的标题,可以说悬念满满:怎么可爱?主角是谁?为何这样溜了?这些悬念吸引人们看全文。该视频介绍的是,4月7日晚同济大学公选课《科学与文化》授课教师、85岁院士汪品先讲课后的一件小事:通过网络直播汪老师给10万网友上了一堂课,而课后他不顾下小雨自己骑车回办公室。这下可让他“圈粉”无数。据统计,当晚阅读人次达10万+,点赞数达9926,留言更多。人民日报微信4月10日也刊发这段视频,标题是:这样的“星”,粉了!阅读人次也是10万+,点赞数达3.6万。取得如此好的传播效果,原因很多,但标题富有悬念,无疑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叙事体”标题有时也能以“表达一个愿望”的形式出现,同样能吸引无数的“粉丝”。今年清明节期间,一个标题为《你记得我,我就活着》的短视频在网上不胫而走,赢得了众多的“粉丝”。据相关数据显示,日点击量就达1个亿次之多。缅怀革命英烈的视频,能达到如此之多的人观看,无疑标题发挥了作用。《你记得我,我就活着》,这个标题以烈士的口吻说话,人情味浓。新颖,别致,为近年来少见。
“叙事体”标题,虽在叙事,但不时出现网言网语,颇有诱惑力。
如:“励志奶奶”凌晨摆摊讲人生,通透!
再如:这面“加长且全是细节”的锦旗,也太真实了吧!
还如:“海棠花溪”北京春天最美的地方,又仙又美!现在去刚刚好!
网言网语生动活泼,幽默诱人,深受人们欢迎。在做标题时多用一些网言网语,能使标题更具魅力。
小结语
以上对网题的“叙事体”,做了一番简要的剖析。从中大家可以看出,这种“叙事体”标题正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让我们继续关注它的发展,助其成长得更快更好。
(作者为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