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小事”的稿件该怎样写?

2021-04-16 华文融媒云 作者:姚赣南 浏览:392

“凡人小事”的稿该怎样写?

姚赣南




从《走进名人世界》说起


2007年11月,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刘国昌、旅游部主任孔晓宁合编过一本人物专访集,书名叫《走进名人世界》。书中所采写的名人有一百位,包括政界高端、科教精英、海外名流、文坛翘楚、艺苑奇才,如曾担任党和国家重要职务的李岚清、宋健、李肇星、著名学者于光远、任继愈、著名医生钟南山,还有诗人贺敬之、漫画家方成、画家靳尚谊等。

这些人都是名人,值得写,值得报道。因为一位名人就是一段历史,他们的名著名言,名事名品,都有闪光点,值得学习推崇。

另一方面,笔者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的新闻报道是否可以走进平凡人的世界,写普通群众,写老百姓,写凡人小事。这一领域,正是记者、通讯员日常生活工作中接触最多的。

怎样写平凡人?什么可写?什么不必写?这是值得我们加以总结并去实践的一件事。



 

写有新闻价值的平凡人


要回答上述这些问题,必须深入弄懂新闻价值这个概念。

新闻的价值是选择和衡量新闻的标准。什么事实值得报道,什么事实不值得报道,这是记者和通讯员在采访时首先面临的问题。只有那些重要的、显著的、新鲜的、生动的、有意义的事实才值得报道,而那些一般的、普通的、司空见惯的事实就没必要报道。

明白了这个道理后,我们会发现,凡是报道平常人的新闻稿件,其内容中必有不平常的事迹,有符合时代要求的信息。正是因为这些“不平常的事迹”有新闻价值,记者和通讯员才去采访并写作。

这让笔者想起,作家路遙写过一部小说,书名叫《平凡的世界》,讲述的是一群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的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迫求、痛苦与欢乐。该小说1986年首次出版,1991年获中国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虽然这是一部小说而不是新闻报道,但它也同样说明一个问题:平凡人也是大有可写的。

这还让笔者想起,昆明翠湖有两座雕像:一座是著名音乐家聂耳的雕像,另一座是平民百姓“海鸥老人”吴庆恒的雕像。

昆明翠湖是西伯利亚红嘴鸥在每年冬天从远方飞来的栖息地。“翠湖观鸥”便成了昆明春城一道亮丽的风景,观鸥、喂鸥、与鸥同乐已成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

聂耳是名人,为他写报道、树立雕像是必须的。

吴庆恒是平民百姓,为什么要传播他的事迹,为他树立雕像呢?

原来,这位平凡人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有新闻价值。我们来分析作家尹相如写的一篇文章。



 

写有新闻价值的平凡人

这篇文章的题目是:《平民雕塑》。在文中,作者笔下的吴庆恒老人是这样出场的:

在这支护鸥大军中,有一位特别执著、热心的护鸥使者,人们不知道他的姓名,都叫他海鸥老人。每天都可以看到背有些驼的老人,头戴褪色的帽子,身穿褪色的蓝布衫,背着一大口袋鸥粮到翠湖喂海鸥。他的鸥粮是自制的,由面粉加鱼虾粉混合而成,海鸥特别爱吃。

作者在写作时,把细心观察到的人物外貌加以展示,“背有些驼”“褪色的帽子”“褪色的蓝布衫”。在写吴庆恒老人给海鸥喂食时,刻画得细腻而生动具体,使读者仿佛亲临其境,参与其中。我们来欣赏以下这段细节描写:

他把一团团鸥粮一字排开放在石栏上,一一叫着他给红嘴鸥取的名呼唤它们前来就食,就像呼唤自己调皮的孩子……每当他高喊“独脚,独脚,来----”的时候,那只缺一条腿的海鸥就会如期而至,飞临他的头顶,啄食他手中的鸥食。每当观者看到这一幕时无不啧啧称赞,叹息老人对海鸥的一片深情。

文章回顾了吴庆恒老人的生活历程:在“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被批斗,坐过监狱,直至平反。他无儿无女,退休金不高。海鸥飞临昆明后,他把爱倾注到海鸥身上,节衣缩食,在长达十多年的岁月里,每年冬天每天必到翠湖喂鸥,到太阳落山才回家。后来,因病去世。

文章写到这里,似乎可以结束了。然而,作者又接着写了一幕感人的场景,更突出了吴庆恒老人的“不平凡”之处:

经常到翠湖喂鸥的“鸥友”们找来了记者为老人拍摄的照片,然后抬着放大的照片到老人生前经常喂鸥的地方默哀,以这种特殊的方式悼念吴庆恒老人。突然之间,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发生了:海鸥看到老人的照片后,立即围拢过来,在老人的遗像前盘旋翻飞,哀鸣声声,令观者无不动容。接着又一齐落到地上,在老人的遗像前排成两行,肃然静立,为老人默哀守灵。当人们收起老人遗像的时候,海鸥们竟然怒不可遏,扑腾腾飞起,悲号震天,一齐朝遗像撞去,不准把它们的亲人带走……

斯人已去,爱心长存。人与海鸥,共同致敬。为纪念海鸥老人吴庆恒,民众和有关部门集资为他建造了一尊塑像,让他的故事世代相传。

作者用饱含深情的笔墨,写了一个普通老百姓,一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这种写作手法,对于我们写好普通人的报道,有着极大的启发作用。

 

由此看来,只要我们深入采访,把凡人的“闪光点”找出来,把凡人的“金句”讲出来,把凡人不平凡的“细节”挖掘出来,把凡人与我们的“新时代”结合起来,怀着感恩与真诚之心去写作,我们就能把凡人写活写好,写出高水平的报道。

 

(作者系人民日报资深记者、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培训部主任)


  • 课程顾问贴心解答

    为你推荐精品课程,无论就业还是升职加薪,毫无压力。

  • 名企定制紧随大流

    量身打造紧贴企业需求的实用性课程。

  • 系统教学把控效果

    集学、测、练为一体的学习系统为你科学的安排学习进度,提高效率。

  • 一线大师1对1指导

    课程研发团队内一线资深讲师一对一指导,手把手教学,直到学会。

  • 点播答疑完美结合

    每周2-3次直播解答,保证学员日常学习问题能得到解决。

  • 量身定制学习计划

    告别杂乱的学习方式,我们会根据你的情况定制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