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深度学习?它对深度写作有何作用?

2021-05-08 华文融媒云 作者:姚赣南 浏览:451

20210401150840_671765.jpg


在写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个问题:写得不深。无论是消息还是通讯,无论是写人物还是写事件,无论是评论还是随笔,写得都比较平淡,不深刻,少新意。

这是什么原因呢?怎样才能摆脱并跳出这一困境呢?

笔者的体会是,要想深度写作,首先要从深度学习开始。



学习难以“速成”


在互联网时代,许多人在追求“快”,在追求“速成”“神速”。面对潮水般涌来的一浪又一浪信息,快速阅读,快速学习,看手机阅读,躺着“听书”,渐渐成为生活习惯。当我们似乎知道得很多的时候,忘记的也很多。

学习上的肤浅与抄近道,使人们少了思考力,少了辨别力,少了联想力,也少了执行力。所以,写出来的东西也就比较肤浅。

为此,必须强调深度学习。

学习是很难速成的。想获得有价值的知识,必须踏踏实实地学。“深”和“韧”不失为有效的办法。知识有一个积累的过程,有一个消化吸收过程,不能学了一点知识便浅尝辄止,沾沾自喜。

什么是深度学习?深度学习是一种专注的学习,持久的学习,能把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加以运用的学习。

而浅度学习正好相反,学习不专注,不持久,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走马观花,一知半解,知识不能积累,也不能运用。


 

学会利用时间


时间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是公平的,每人每天都有24个小时。似水流年,白驹过隙。但是,每个人具体分配时间的方式则是不同的。

除了工作时间外,有的人把大把时间放在玩手机游戏上,有的把时间消磨在直播平台的嘻笑中,有的则在饭局的推杯换盏中的浪费了许多时光。而真正注重深度学习的人,会合理利用时间,他既能保持充足的睡眠,注意饮食的营养,又能利用时间开展适当的运动。而当他一旦进入学习状态,就能十分专心,不受干扰,永远保持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保证一定的学习时间。

有人认为,熬夜是充分利用时间学习的好办法。这种想法是不对的。除了必要的夜班外,在正常情况下最好不要熬夜。熬夜的结果是以第二天的精神状态欠佳作为补偿的。

恰恰相反,一天中效率最高的时间应当是早晨或上午。当大脑经过一夜的休息之后,这时是最清醒的时候。古人云:“一日之计在于晨”,是有道理的。

有学者认为,早晨的效率是白天其它时间的3倍。因人而异,这个结论可能有所偏颇。但是,充分利用好早晨这段时间进行学习与写作,是应当高度重视的。

 


学习与写作重在专注


进行深度学习和写作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也需要培养一个良好的习惯。

一个安静、舒适和不受外界干扰的环境十分重要。有些作家为了写作,专门跑到郊区的一间小屋子里写,“躱”起来、“藏”起来进行创作,就是为了不受外界干扰,可以专心致志。

而现在,干扰我们专注学习的外部因素太多了:手机铃声的干扰,邻居家装修噪音的干扰,快递小哥按门铃的干扰,办公室内不速之客造访的干扰,都是使学习专注力分散的因素。

当然,有定力的人会在干扰出现后暂时停一下,然后又开始学习工作。而缺少定力之人在干扰出现后会变得烦躁,打乱了学习或工作的计划,使效率大为降低,有的甚至停止了学习工作。

怎样提高自己学习与写作专注的能力呢?

首先,要给自己的学习与写作定一个目标,比如,本周要读完一本书,3天要写出2500字的文章,明天要去图书馆查阅参考书,等等。然后,督促自己为完成这些目标任务而努力。学习是要有一点紧迫感的。松松垮垮,拖拖拉拉,“明日复明月”,会把把时间浪费掉了,且一事无成。

其次,改掉学习与写作时的不良习惯,比如,边学习边看手机、看电视、吃零食等。这些事可以在学习间歇时或完成学习任务后去做。学习了一段时间,如60分钟或90分钟,可以休息15分钟或20分钟。这样,大脑就不会过度疲劳,专注力便能持久。

第三,树立起一个学习的庄重感和仪式感。古人读书前要“焚香净手,端衣正帽”,还要整顿几案,书籍不可损污折皱。这些,都表示读书是件值得重视的事情。如今,我们在家中学习的时候,最好坐在书桌或电脑前,尽量不要躺在沙发上或床上看书。适当的时候,可以跑到附近的图书馆去读书。在那里,可以体验到读书的氛围。也可以去几次实体店书店,看看有什么新书发布,以及什么书热销,体验一下图书市场的现状。

学习的时候,可以适当作一些笔记。也可以在书上对重点部分划上线、加上批注。

 


贵在坚持与实践


在学习中,怎样才能把学到的东西记住呢?

有人学了东西能记住,有人却很快忘却。这是什么原因呢?关键在于你能否把学到的东西与你脑子里已有的知识体系建立起联系。比如,你学习了新闻中通讯的写作方法,你能够把它与消息的写作方法进行对比,分清两者的共同点,两者的不同点,这样,你对通讯的写作方法的记忆就深刻了,长久了。

还有一条,就是把学到的东西拿到实践中去用一下。比如学习了人物通讯的写作方法,你就按照这个方法去写一篇人物通讯,并能有所创新,这样你便能牢记不忘了。

深度学习贵在坚持。有格言说,学无止境,学贵有恒。缺乏恒心,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学不好的。比如读书,你一个月读3本书不难,但你能坚持10年每个月读3本书,那就达到360本了,就是了不起的成绩。

读书虽然不能光拼数量,但必须保证一定的数量。为何古人说“学富五车”“读万卷书”?没有一定的数量,便难以提高到一定的质量。茅盾说:“一个准备从事写作的人,他的文学名著的诵读范围,也应当广博。”文学是如此,新闻也同理。

深度学习中要学会抓重点的技巧。一本厚厚的书,精华部分也就几章。对你有用的也许只有几篇。学习必须抓重点,一般的地方浏览一下即可,重要的地方多读几遍。当你有了“重点意识”的时候,你学习的时间可以变得更有效,你学习的过程可以变得更舒心。

如今的信息时代,竞争十分激烈。那些不自觉学习提高的人,必然会受到淘汰。作为媒体工作者,需要掌握多方面知识,成为“一专多能”的人才。

只有进行深度学习的人,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知识范围和写作技能,才能在写作中妙语连珠,笔翰如流,斐然成章,写出与众不同、胜人一筹的有深度的精品,才能把新闻宣传工作搞得更加出色。

 

(作者系人民日报资深记者、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培训部主任)


  • 课程顾问贴心解答

    为你推荐精品课程,无论就业还是升职加薪,毫无压力。

  • 名企定制紧随大流

    量身打造紧贴企业需求的实用性课程。

  • 系统教学把控效果

    集学、测、练为一体的学习系统为你科学的安排学习进度,提高效率。

  • 一线大师1对1指导

    课程研发团队内一线资深讲师一对一指导,手把手教学,直到学会。

  • 点播答疑完美结合

    每周2-3次直播解答,保证学员日常学习问题能得到解决。

  • 量身定制学习计划

    告别杂乱的学习方式,我们会根据你的情况定制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