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学员的N次通信
(第37封信)
《华文融媒云》公号周老师来微信说,有一宣传部部长问,如何写高校学生党员的人物通讯?
关于如何写人物通讯,已有不少文章写过了。在这里要讲出点新意恐怕很难。但这次说要写学生党员的人物通讯,指向性很明确,那就再具体讲一讲这个问题,与大家交流。
要想写好这类的人物通讯,有以下3点格外需要注意——
一、坚持写好“这一个”的理念
我一直主张,写人物通讯一定要坚持写好“这一个”的理念。
“这一个”,是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语言。他强调的是,要努力探求包括人物在内的一切事物的特点、个性;是“这一个”,而不是“那一个”。
那么,我们在写人物通讯的时候,就要坚持“这一个”的理念,时时、处处注意把握好人物的个性。
比如写高校学生党员的人物通讯,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案头工作——
首先把这个人物的情况梳理一下:
1、确认这个人物是高校的学生党员。
2、何时入的党?具有几年的党龄?
3、这个学生对党的认识如何?入党申请书和思想汇报是如何写的?有无精彩段落?
4、这位学生的家庭情况如何?入党是否与家庭教育、影响有关?
5、高校学生的主业是学习,入党后肯定会承担一些社会工作。那么这位学生是如何处理“学业与社会工作”这个关系的?
6、这个学生在师生中的反映如何?人际关系及威信如何?
以上这些问题,都需要了解清楚。可以与本人谈,也可以找老师、同学了解。只有把这些了解清楚了,才能逐步把“这一个”的特点明确下来。
二、全力挖掘“闪光点”
三、运用白描、平实的写法
写人物通讯,最忌人为拔高。在这方面新闻界有过沉痛教训。那些无中生有、把一说成二、瞎编大话空话等毛病,再也不能出现了。
那么,我们在写这位学生党员的时候,应该如何写呢?运用白描、平实的写法,是其中一招。
白描手法,是鲁迅先生所赞赏的一种手法。他说:“白描却并没有秘诀。如果要说有,也不过是和障眼法反一调,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而已。”
我们写这位学生党员的时候,可以用这种白描的手法去写——
1、如实写这位学生的外表、谈吐、动作等,笔墨不需多,点到为止。
2、在写对党的认识时,力求在深刻的基础上确保准确;
3、引用这位同学的话语时,要“原汁原味”,不能编一些话安在被访者头上。
4、写一些表态性话语时,尽量少用或不用“豪言壮语式语言”,多说一些实在话、心里话。
5、在写工作表现时,既要写他(她)的“热情、干劲”,也要写他(她)的顾虑、担心等。这样写会更真实可信。
6、在写好事、贡献时,宁肯少写,也要留有余地,不能写“过了头”。
总之,这样写出来的稿子,不仅令人信服,甚至还会拍手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