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最忌随人后。别人这样写,你也这样写;别人用套话,你也用套话;弄得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实在是大煞风景。
可不?现在就有一种“模板式”的写作方法正在流行。只要在网上下载一个写作“模板”,作些填字,一篇新闻稿就大功告成了。本报讯 某年某月某日,由(主办方)主办,(承办方)承办的(会议名称)在(会议地点)正式举行。该活动是为了(会议目的)。(参会人员与头衔)出席了本次大会。会议在主持人宣布开始后正式开始。(致辞人与头衔)就(什么问题)做了精彩致辞,提出(什么观点)获得大家一致肯定。随后(名字与头衔)就(什么问题)进行了发言,认为(主要观点)。紧接着(依据会议议程进行大致描述)。会议同时,(名字及头衔)还就(会议主要亮点)做了详细的介绍及展示,与会人员都变现出极大的兴趣,纷纷表示(与会人的态度,通常是对亮点的肯定意见),在**方面达成初步战略意向。还就**进行了分析和展望,表达了充分的理解和信心。本次会议在大家的一致好评中落下帷幕,这是一次的(会议意义)会议,标志着***,提升了***,打造****,从而对***起到了推动作用。好家伙!新闻的5个W和一个H都全了,真是面面俱到,滴水不漏啊!然而,通过仔细分析,会发现这个“模板”完全是用套话堆砌起来的,是一种“俗套”。稿件中的“隆重召开、正式举行、精彩致辞、一致肯定、详细的介绍及展示、极大的兴趣、纷纷表示、解和战略意向、分析和展望、充分的理信心、一致好评中落下帷幕……”都是一些套话。够了。这样写会议新闻,不仅语言颠来倒去老套,而且写出来的报道没有特色。这不是写文章,而是在应付差事。不同的会议有不同的特点,写作时必须注意强化这个特点,强调不同会议的重点,才能使会议消息新鲜亲切,生动活泼,不落俗套。在会议报道中,会议的时间、地点、出席人、程序是需要报道的,但是,会议所讨论的问题以及制定政策、指导思想、具体步骤才是实质内容,不可一带而过,在报道时要抓住这些重点。
有一位读者在指出套路文章的毛病时,提出了6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题意标签化。第二,题材熟烂。第三,主题平面。”第四,结构模式化。第五,语言浮华。第六,自我缺位化。第七,时代缺失。他指出,套话作文就是宿构、套作的一种表现形式,属于以不变应万变的老到的智能取巧。从文品方面说,这样的套话作文是践行历来为人们所不齿的“天下文章一大套,看你套得妙不妙”的欺人骗世之举,但现在此类文章甚为流行。无论从哪个角度讲,流行的套话文风应该受到纠正,这是我们要引起警惕的。有一位著名画家用“流水线”式的方法创作绘画,受到社会广泛批评。写作更是如此。缺少独立思考的写作是没有生命力的。赶快摒弃“模板式”的以不变应万变的写作手法吧!把新闻稿件写出新意,写出生气,写出活力,写出深度是时代的要求和读者的企盼。在这一方面,路正长,担更重。(作者系人民日报资深记者、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培训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