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倡“三短”文章

2021-07-22 华文融媒云 作者:刘国昌 浏览:647

微信图片_20210722155710.jpg

——《说说写文章的小故事》系列之二十六




一看标题,可能有人会问:“哪三短?”
“三短”,即短句、短题、短章。
短句,就是文中的句子很短,七八个字一句。好读,易记。
短题,就是稿子的标题很短。如消息标题的主题字数不超过12个字,简洁,明确,一目了然。
短章,就是稿子的篇幅较短,一般为“千字文”为好。
提倡“三短”文章,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是受众阅读的需求。面对此,媒体人只能顺应之,践行之,不可一味违逆而行。


一、  写“三短”文章已有实践者



在写作圈里,力写“三短”文章的,已有了实践者。

下面介绍其中的两位——

1、媒体界的实践者:“码字工匠老詹”公号。
“码字工匠老詹”公号,是人民日报海外版原总编辑詹国枢退休后创办的一个公号。
詹国枢在公号里发的文章,大都是“短句、短章”,很好读。
比如其中一文写道:
“老詹是从小县城走出来的。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给了我一个走出县城的机会。
否则,四川金沙江边那个小县城,还有一个叫做詹国枢的老头儿。
人哪,总得想办法挪动挪动,走出固有的已经熟悉的圈子,
否则,你就一辈子在这个圈子里打转转了......”      
句子都很短,好看,易读。

在排列上,有点像诗句的排列,一句话占一行,眉清目秀,十分爽快。

2、文学界的实践者:作家刘心武“碎片式叙述”。

文学界对此也有先知先觉先行者,比如作家刘心武。
他说,现在不少读者特别是90后、00后的年轻读者,很多人已习惯于手机阅读,不耐烦长篇幅的东西,就是习惯于碎片化阅读。
他最近写的《邮轮碎片》一书,先确定叙述方略,最后选择了这种碎片式叙述。读者可以“随读随歇”“随闲随读”。
这两位实践者的文稿,已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赢得了不少受众的好评。


二、“三短”文章为何势在必行?



也许有人会问:为何要提倡“三短”文章呢?
回答很简单:形势发展使然,受众喜欢“短”。
现在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加快,人们也大都从网络、手机上获得各类信息。面对太多的信息,人们一般都挑着看,举凡那些题短而新颖的消息、举凡那些短小精悍的文章,大都是人们的首选。
在此种形势下,那些长标题、长句子、长篇幅的稿子,恐怕看的人不会很多。
文章是写给人看的,如果因篇幅太长、句子啰嗦而失去读者,那是得不偿失的。写了好长时间的文章到头来没人看,对作者来说,岂不是悲哀之事?然遗憾的是,这类事情就在眼下经常发生着。
怎么办?要想自己的文章有更多的读者,那就请在“三短”上多下功夫吧!


三、下功夫进行“三改”



具体怎么下功夫呢?下面提供3点建议——

功夫一:改长句子为短句子。

长句子的弊端显而易见,不仅读着费劲,还看不大懂。能否把句子改短一点呢?完全可以。作家老舍先生在这方面是高手。
他曾说:“我自己写文章,总是希望七八个字一句,或十个字一句,不要太长的句子。每写一句时,我都想好了,这一句到底说明什么,表现什么感情,我希望每一句话都站得住。”
他还说:“当我写了一个较长的句子,我就想办法把它分成几段,断开了就好念了。别人愿意念下去,断开了也好听了,别人也容易懂。”

老舍先生所言,确为经验之谈。我们当好好学习。

功夫二:改长标题为短标题。
长标题什么样?请看下面的例题:
例题:
学校党委班子召开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整改暨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45个字)。
这个标题太长了!其实想想办法是可以该短的。
试改如下:
就脱贫攻坚“回头看”整改、深化警示教育专题(肩题)
学校党委班子召开民主生活会(主题)

消息标题中有多种表现形式,当遇到长题时首先要想到这诸多的形式并运用之。比如上面这个标题,由于采用“肩题-主题”的形式,主题字数不但减少了,还简洁、明确。

功夫三:改长篇幅为短篇幅。
前不久我收到一位老报人写的关于“写作之法”的稿子,内容不错,但篇幅过长(有七八千字)。而且其中的有些段落是“一写到底”。
看了稿子,既欣喜又担忧。欣喜的是老报人依然在写稿,精神令人赞佩!但又担忧“这么长的稿子有人看吗?”
于是,我自作主张把这长稿子分开几次发,每一篇的文字保持在千字左右。
这样一改,受众反映不错,觉得文章短、印象深,有收获。


小结语

提倡“三短”文章,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在这里请抛弃那种“写长文章才是本事儿”的片面看法吧!长与短,不可偏废,但眼下急需的是“三短”文章。让我们在这方面再作努力!

(作者为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辑)


  • 课程顾问贴心解答

    为你推荐精品课程,无论就业还是升职加薪,毫无压力。

  • 名企定制紧随大流

    量身打造紧贴企业需求的实用性课程。

  • 系统教学把控效果

    集学、测、练为一体的学习系统为你科学的安排学习进度,提高效率。

  • 一线大师1对1指导

    课程研发团队内一线资深讲师一对一指导,手把手教学,直到学会。

  • 点播答疑完美结合

    每周2-3次直播解答,保证学员日常学习问题能得到解决。

  • 量身定制学习计划

    告别杂乱的学习方式,我们会根据你的情况定制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