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要有“四心”

2021-07-22 华文融媒云 作者:姚赣南 浏览:595

微信图片_20210722160729.jpg

编辑工作大有学问。学好编辑这门“学问”,做一个好编辑,必须有“四心”:高度的责任心、真诚的服务心、奋发的创新心,不倦的精品心。

高度的责任心



编辑工作是在生产精神产品,每一个产品都要对社会对人民负责。为此,编辑人员必须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这种责任心,来自编辑人员正确的政治观念,知道自己工作的重要意义,故能以大局为重,守土有责,不辱使命。
在众多纷繁的稿件面前,编辑的责任是永远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大是大非面前毫不含糊,站稳立场,不被歪风邪气吹倒。因为编辑工作是一种文化的创造和传播工作,具有重要的社会责任。
目前,社会上各种观点多元化,实际上是利益多元化的体现。如何保持一双慧眼,避免被舆论绑架,不跟风,不炒作,是值得每一位编辑深思的。具有责任心的编辑勇于担当,不盲从,不随意是他们工作的重要准则,是做好编辑工作的首要条件。

真诚的服务心


编辑工作十分烦杂,十分辛苦,实际上是一项服务工作。编辑人员应当尽心尽力为作者服务,为读者服务。
来稿的作者水平参差不齐。作为编辑,应当一视同仁,对任何稿件都要严格把关,按程序办理。不能只根据作者的名气大小、权力大小办事。有的人对熟人名人稿件轻易地一路绿灯,对无名小辈处处设卡,而不是热情扶持培养。这样做,在编稿过程中就发现不了人才,也难以让新作者有较快进步。编辑对稿件的处置权是服务权,不是刁难之权,不是敷衍塞责之权。
邹韬奋在当编辑时,“重质不重名”,不“以情面敷衍之”。即使对老前辈的文章也决不马虎。而对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的文章,他常抱有奖掖提携之心。他说:“我对取稿向来严格,虽对我敬佩的朋友亦然。”
编辑的服务心除改稿外,还表现在通联工作上。认真收集反馈,加强编采合作,重视群众工作,都是编辑工作的组成部分。一个好编辑必然是善解人意的、有组织能力的人。

奋发的创新心


编辑努力跟上时代步伐,有创新精神,增强选题策划能力、公关组稿能力和宣传推广能力。编辑不是一个人坐在办公室看稿就万事大吉了,而要善于获取、分析、利用各种信息,做好选题策划。应当与作者群、读者群建立经常的、广泛的联系,成为他们的贴心人。
人民日报总编室的编辑说:“无论是稿件的采写,选题的策划,还是版面的编辑,需求无止境,创新便无止境。”他们认为,自我设限,画地为牢,难有创新。创新要创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手段,努力使新闻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

不倦的精品心


编辑人员要把选出精品、编出精品作为自己工作的立足点,减少一般化的产品和次品,把最好的作品献给读者。在编稿中把稿件编得文通字顺是第一步。第二步要考虑编得有意思,有深度。第三步要考虑形式新颖,让人耳目一新。在制定报道计划时,要把精品作品作为制订计划的核心。
抓精品要抓住“新”“近”“深”。即抓住那些有新意的、贴近群众的、有深度的稿件。在组稿编稿中既要有强烈的愿望,又要有扎实的措施,始终如一,常年坚持
为此,编辑人员应有稳固的知识结构。主要的知识是语文业务知识与广博的各类学科知识,具备有较高的文字驾驭能力。现在,有的大学开设了编辑专业,专门培养编辑人才,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
我们常可见到一种情况:有的文章发表出来后文字干瘪、套话连篇、乱造概念、哗众取宠,这就与编辑人员的思想、知识和文字水平欠缺有关。编辑人员只有把阶段性学习与终生学习相结合,不断提高觉悟,钻研业务,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形势的需要。

(作者系人民日报资深记者、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培训部主任)
  • 课程顾问贴心解答

    为你推荐精品课程,无论就业还是升职加薪,毫无压力。

  • 名企定制紧随大流

    量身打造紧贴企业需求的实用性课程。

  • 系统教学把控效果

    集学、测、练为一体的学习系统为你科学的安排学习进度,提高效率。

  • 一线大师1对1指导

    课程研发团队内一线资深讲师一对一指导,手把手教学,直到学会。

  • 点播答疑完美结合

    每周2-3次直播解答,保证学员日常学习问题能得到解决。

  • 量身定制学习计划

    告别杂乱的学习方式,我们会根据你的情况定制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