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字说出写文章的基本要求

2021-07-29 华文融媒云 作者:姚赣南 浏览:719

著名书法家启功写过一副对联:“行文简浅显, 做事诚平恒。”这句话说出了写文章的基本要求和做人的基本道德。


QQ截图20210729145021.png

启功先生书写的对联


这句话中的“行文简浅显”该怎样理解呢?

“行文”即是写文章。不论是写记叙文还是说明文,不论是写新闻稿还是写小说,甚至是写一张便条,都属于“行文”。

“行文”的基本要素是主题、材料、结构、语言。古人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巴金说:“我写作一不为吃饭,二不为出名,我藏在心里没有说出来的话是:我是春蚕,吃了桑叶就要吐丝,哪怕放在锅里煮,死了丝还不断,为了给人间一点温暖。”唐代柳宗元说:“吾每为文章,未尝敢以轻心掉之。”

由此可见,“行文”是一件苦事、难事,也是一件乐事。

“行文简浅显”这句话中的“简”“浅”“显”这3个字该怎样理解呢?


 

简:“言简意赅”是好文



“简”,不能理解为简单、简易、简陋,而应理解为简朴、简约、简洁。即我们常说的“言简意赅”的“简”,“简明扼要”的“简”,“大道至简”的“简”。写文章不要太啰唆,该简略的地方就简略,该简写的地方就简写。惜墨如金,简短精练是应当追求的写作风格。

在新闻报道中,有一种体裁叫“简讯”,指的是是动态消息的简明新闻,其特点是文字较短、内容更为单一集中,一般只有百字左右,甚至只有十几个字,既短又快,让读者一目了然。如:“国际短波”“祖国各地”“要闻简报”“本市快递”“新闻集锦”等。这种形式有利于扩大报道面,更多更快地反映动态,活跃版面。

在各地各单位的工作中,经常会用到各种“简报”。“简报”是传递某方面信息的简短的内部小报,具有汇报性、交流性和指导性特点。它简短、灵活、快捷,及时反映动态,对工作有促进作用,简、精、快、新、实、活是它的基本特点。

除了“简讯”和“简报”外,写其他文章也要力求“简”。古人说;“文约而事丰”“文简而意深”,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陋室铭》只有81个字,《爱莲说》只有百余字,《岳阳楼记》只有300多字。精简的文章同样能讲出深刻的道理。

 


浅:“深入浅出”出佳作



“浅”,不能理解为浅薄、肤浅,而应理解为“深入浅出”,即写文章要做到观点主题意义深刻,但在语言文字的表达方式上却是浅显易懂的。尽量不要写那些半文半白、半通不通的文字,或者欧化的倒装句之类的文字。连篇累牍的华丽辞藻,咬文嚼字,或是故作深沉的引经据典,写得晦涩难懂,绝非好文。

如果文章能用形象的语言来说明道理,用人民群众朴素的话来讲故事,就能让人听得进、记得住、传得开。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比较好懂易读,其原因是,白居易每次写完诗后,都会把自己的诗念给那些不识字的农村老人听,老人听懂了,白居易就会定稿;要是老人没有听懂,白居易会一直修改,直到他们能够听懂为止。

正是白居易这种扎根于民间的创作精神,使得他的诗不但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而且通俗易懂。如《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等作品,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诗中的佳句“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雅俗共赏,传诵千年。

 


显:“立意显明”方传神



“显”,指的是文章内容要显明,要突出重点,鲜明地亮出观点,表明立场。而不是含含糊糊,东拉西扯,不得要领。  

文章只有主次分明、详略得当,才能凝练传神,有针对性,有吸引力。

毛泽东对宣传干部说:“我们党所办的报纸,我们党所进行的一切宣传工作,都应当是生动的,鲜明的,尖锐的,毫不吞吞吐吐。这是我们革命无产阶级应有的战斗风格。我们要教育人民认识真理,要动员人民起来为解放自己而斗争,就需要这种战斗的风格。用钝刀子割肉,是半天也割不出血来的。”

与简、浅、显的文风相反的文风,就是人们常说的假、大、空的文风。有的文章套话、空话连篇,有的故弄玄虚、任意拔高,有的不论主次,穿靴戴帽,冗长空洞。这样的文章,还经常出现在各种媒体上。

反对假、大、空,提倡简、浅、显,仍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作者系人民日报资深记者、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培训部主任)

 

 

  • 课程顾问贴心解答

    为你推荐精品课程,无论就业还是升职加薪,毫无压力。

  • 名企定制紧随大流

    量身打造紧贴企业需求的实用性课程。

  • 系统教学把控效果

    集学、测、练为一体的学习系统为你科学的安排学习进度,提高效率。

  • 一线大师1对1指导

    课程研发团队内一线资深讲师一对一指导,手把手教学,直到学会。

  • 点播答疑完美结合

    每周2-3次直播解答,保证学员日常学习问题能得到解决。

  • 量身定制学习计划

    告别杂乱的学习方式,我们会根据你的情况定制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