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采访,你尝试过吗?

2021-08-02 华文融媒云 作者:王 默 浏览:662

体验式采访,你听说过吗?你尝试过吗?
这种体验式采访,不少媒体都搞过,效果都不错。它对于锻炼记者、提高采写能力,大有益处。


一、 什么是体验式采访?

新闻作品不同于文学作品,来不得半点虚假和做作。为确保新闻作品的真实、生动,新闻界要求记者积极参与体验式采访。
体验式采访,就是到采访对象那里去,参与、体验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并在其中进行采访。
近年来,常德日报在这方面做得颇有成效。他们为真实记录普通百姓寻常日子的喜怒哀乐,花费不少时间和精力,不仅和采访对象面对面,甚至还深入他们的家庭和劳作场所,走访其亲人和同事。
如在采写《贵州烤饼背后的酸甜苦辣》一稿时,记者曾3次体验式采访,真真切切感受到、并在笔下呈现出一张小小烤饼背后的酸甜苦辣。
第一次是和采访对象一起去桥南市场进原料。一起挤公交,走街串巷,买菜买油,并化身劳动力。这拉近了记者与采访对象的距离。记者在这一过程中,不仅了解做烤饼的食材是否安全可靠,更体会到了采访对象的辛苦。
第二次是和采访对象一起做饼。看似简单的烤饼,真正动手去做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面团在手上不听使唤,饼没有做成,10个指头却粘走了一个饼的一少半面。这次体验让记者看到一家四口的默契与和谐,体会到了一个流动家庭的天伦之乐。
第三次是记者骑着自行车和未成年的小姑娘叶涛一起去学校附近卖饼。卖饼,收钱,清点那些皱巴巴的毛票,辛勤付出的喜悦和忧愁全写在脸上,夸奖和轻视的目光都全盘接受。记者深切体会到了流动人口为了生计起早贪黑,整天奔波的艰辛。
通过这一次次的体验,记者收获的是信任,有了信任也就有了真实的素材,笔下的讲述就有了厚重感。


二、三大益处,显而易见

从以上事例中,可以看到体验式采访带来的益处十分明显,对记者来说收获多多。
首先是使记者了解了社会、行业的真实情况。
记者走进社会,参与到某一具体行业中去,可以更真切地了解各方面的情况。虽说从会议上、材料里也可以知道一些情况,但总没有比深入到实际中去了解得实在。特别是现在新闻界年轻人较多,对实际情况了解得很不够。积极参与体验式采访,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第二是让记者体验了工作、生活的艰辛。
记者在体验式采访中,亲身参与,感同身受,可以体验到平时接触不多行业、人群的工作、生活的真实情况。在与他们一块工作生活的日子里,既能了解到工作的艰辛,还能了解到他们内心中的真实想法、喜怒哀乐。
第三是记者收获了素材,促进了新闻写作。
记者参加体验式采访,收集素材是最终目的。在体验式采访的时候,天天同采访对象密切接触,了解的情况无疑是很多的。而这些素材是一般采访得不到的,经过对这些素材的核实、比较、挑选,能大大促进新闻稿的写作。


三、体验式采访,永不过时

体验式采访是新闻工作的老传统,在一些人看来是个“笨办法”、“苦功夫”。特别是在当下网络资讯发达的情况下,有些人也不把它当回事儿了。
这种想法其实是不对的。新闻在路上,那我们新闻工作者也永远在路上。还是那句老话:“纸上得来终觉浅,事必躬亲获真知”,记者不经过采访,是写不出好稿子的。
人民日报社原总编辑杨振武老师曾说:“写出好稿并无捷径,还是要下笨功夫、苦功夫。虽说现在网络资讯发达,‘秀才不出门,能写天下事’。但我还是相信‘脚板底下出新闻’的名言。”
杨振武老师这番话,是对体验式采访的充分肯定,也进一步强调了“脚板底下出新闻”的重要性。值得我们深思、谨记、践行!

(作者为京城媒体人)

  • 课程顾问贴心解答

    为你推荐精品课程,无论就业还是升职加薪,毫无压力。

  • 名企定制紧随大流

    量身打造紧贴企业需求的实用性课程。

  • 系统教学把控效果

    集学、测、练为一体的学习系统为你科学的安排学习进度,提高效率。

  • 一线大师1对1指导

    课程研发团队内一线资深讲师一对一指导,手把手教学,直到学会。

  • 点播答疑完美结合

    每周2-3次直播解答,保证学员日常学习问题能得到解决。

  • 量身定制学习计划

    告别杂乱的学习方式,我们会根据你的情况定制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