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注意捕捉个性化语言

2021-08-09 华文融媒云 作者:刘国昌 浏览:445
?
——《说说写文章的小故事》系列之二十九



采写人物,必然会写到被采访者的一些话语。这是把人物“写活”、“立体化”的一个重要环节。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人更是千姿百态。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是“这一个”,而不是“那一个”,就是要我们把握包括人在内的一切客观事物的个性。那么,我们在引用人物话语方面,无疑要多引用那些带有“个性化”的语言。


一、 为何重申这个问题?



写人物注意引用那些带有“个性化”的语言,并不是一个新问题,而是写人物的题中应有之意。现在重申这个问题,原因之一就是时下我们有些人物通讯里在这方面做得很不够、或不够好。
君不见有些文中一些人说的话几乎都差不多,缺少个性化语言;如果单从语言上看,很难看出人物的特征。
当然,我们承认有社会共性语言,这是必要的,有时说一说也无妨。但就一个个具体的人来说,最好还是引用他原汁原味、带有个性的语言。这不仅是行文的基本要求,还是对广大读者负责的体现。
有鉴于此,我们现在重申这个问题,目的是给大家提个醒,引起大家的注意,并在撰稿时切实加以改进和提高。


二、“个性化语言”什么样?



“个性化”语言,顾名思义就是与这个人物身份特征相适应的、带有个人色彩的语言。

这种语言是人物交谈时的自然流露,记者记录时要如实反映,不能让人觉得有斧凿、加工之痕迹。
请看下面的例子——


例1.




有一次外事活动,周总理突然问道:“诺曼底登陆是哪月哪日啊?”在座的人都答不出准确日子。当时礼宾司韩叙也在场,他也不知道,便立即打电话问,随之问了出来,就回答说:“是1944年6月6日。”周总理马上表扬了他,说:“韩叙就这点好,他能勤问。不知道的就问。”(吴德广:“大幕开启‘周到,周到!’”,《作家文摘》2021年6月29日)。
(批注:周总理的话,亲切、自然,令人感动。)



例2.




1980年4月25日,人民日报社主办的《市场报》刊登了一篇小特写:“经济学家赶集”。文中写的是经济学家薛暮桥到北京北太平庄农副产品市场赶集的事儿。其中写到薛暮桥:“一个老头在叫卖挖耳勺,他赶忙过去花三分钱买了一个,说:‘我很早就想买这么个小东西,总买不着,今天总算盼着了。’
(批注:经济学家薛暮桥说的话,实在,充满着生活气息。把这样的话写在稿子里,让读者感到亲切。)



例3.




“包产到户”!爱人包于凤在他(李云河)写的材料上看到这四个字,简直像触电一样:“你还写什么‘包’呀‘户’呀的,你还没有给‘包’害死呀!”她阻拦、流泪。(艾丰:“已是山花烂漫时”,人民日报,1984年10月12日)
(批注:李云河曾是浙江省温州地区永嘉县县委书记,他写材料是为一度曾被视为洪水猛兽的那个东西——“包产到户”申诉。他爱人包于凤说的话,真实,有个性。生动道出了她对丈夫的关心、自己的害怕与担心。)



例4.




洪水袭来,刁文爱人和孩子不放心,到临颍来找他,他让爱和孩子上了救灾的木筏亲自察看灾情。他对爱人和孩子说:“我是这里的县委书记,这个时候,怎么能离开受难的乡亲?!”(马鹤青:“记兰考县委书记刁文”,人民日报,1981年7月8日)
(批注:刁文对爱人和孩子说的话,符合他县委书记的身份,且以理服人、真实可信。这里没有空话、大话,让读者感到自然、亲切。)



例5.




“生离死别是最可怕的事情。能帮到大家,心里就很高兴。”万佐成说。(王 丹 王俊岭:“一元厨房”,人民日报海外版,2021年01月18日 )。
 (批注: 万佐成在位于江西南昌肿瘤医院旁开了家自助厨房。1元钱,是使用者付给厨房经营者的“使用费”。十多年中,万佐成两口子接待的“炒菜人”早已过万,深受人们欢迎。万佐成乐于助人,是个实在人,说的话也是实在话。)


三、如何捕捉到“个性化语言”?



从以上实例可以看出,这些带有个性化的语言魅力十足。通过一两句话就能把所写人物的特点勾勒出来了。
人是具有个性的人,说出的话肯定是带有个性化的语言。由此说,记者采写人物一定要注意捕捉那些带有个性化的语言。
也许有人会说,我采访时怎么就扑捉不到这些带有个性化的语言?好多采访的事例表明,不是你没捕捉到,而是在采访对象表述时你没在意。还有一种情况是,记者脑子里有框框。比如写助人为乐、舍己救人的优秀人物,总想让人家说出一两句“应该说的话”。其实他所谓“应该说的话”无非就是那些空话、套话、大话。这种情况是需要注意改变的。
有位资深报人曾说,稿子生动靠故事,故事生动靠主人翁的语言。足见个性化语言有多么的重要!
(作者为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辑)
 
  • 课程顾问贴心解答

    为你推荐精品课程,无论就业还是升职加薪,毫无压力。

  • 名企定制紧随大流

    量身打造紧贴企业需求的实用性课程。

  • 系统教学把控效果

    集学、测、练为一体的学习系统为你科学的安排学习进度,提高效率。

  • 一线大师1对1指导

    课程研发团队内一线资深讲师一对一指导,手把手教学,直到学会。

  • 点播答疑完美结合

    每周2-3次直播解答,保证学员日常学习问题能得到解决。

  • 量身定制学习计划

    告别杂乱的学习方式,我们会根据你的情况定制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