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倡“三罕”新闻

2021-09-10 华文融媒云 作者:姚赣南 浏览:595


提倡“三罕”新闻 

姚赣南


 





写新闻要注意真实性、时效性,这已是老生常谈了。
今天,就讲点新的,讲讲写新闻必须在“罕”字上下功夫,提倡“三罕”新闻。
什么是新闻的“罕”?怎样才能抓住“罕”?
“罕”,就是稀罕、罕有、罕见。“人迹罕至”“罕言寡语”都是指稀少的意思。还有一个成语叫“湮没罕闻”,与新闻有点沾边了,说的是这件事或人的情况被埋没,没人知道。
一个“罕”字,概括了读者对新闻报道的要求。读者总是想从媒体上获得新的、快的、奇的、趣的、有知识的信息。
“新闻是常事不说,异事说”,这是一个规律。说明受众都有较强的求异心理、好奇心理、求知心理,等等,
为了抓住这个“罕”,可以从以下3方面入手:



一罕:采访地点的“罕”




现在搞直播的人喜欢到网红打卡地湊热闹,这不是采访,是在蹭流量。
有抱负有经验的记者喜欢到人们罕至的地方去采访,去获取第一个宝贵的材料。
记者工作如同地质队员找矿。地质队员找的是物质上的矿,记者找的是思想上精神上的矿。只有深入下去,才能找到富矿。
范长江1935年的西北之行,历时10个月,走了许多普通记者罕至的地方,写成了《中国的西北角》,广受欢迎。
斯诺1936年赴陕北革命根据地采访,是第一个进入根据地的西方记者。他在那里会见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采访了根据地军民情况。后来,写出《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文版书名叫《西行漫记》,产生巨大影响。
民国时期著名记者邵飘萍大胆赴北洋政府国务院采访段祺瑞,获得宝贵一手资料。著名记者徐铸成在年轻时深入河北定县,写出了《定县平教会参观记》,受到社会各界重视。著名记者穆青每到一地,先听一听,又必须深入看一看,再高的山他也爬,再险的路他也走……
这些例子说明,只有到一般记者罕至的地方才能采访到好新闻。俗话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经历艰辛的采访,就不能获得成功。



二罕:报道内容的“罕”




新闻中的“新”,不但是时间新,而且包含着新技术、新经验,新知识。在新闻写作中,向读者介绍罕知的信息十分重要。
当年范长江写西北通讯时,以纪实的方式谈古论今,报道中不仅透露了重大政治消息,而且有大量的历史、地理、人文与自然知识。
赵超构在办报时,提倡“健康的趣味性”,认为新闻报道在宣传方针、政策的同时,要为读者提供知识。他为《新民晚报》制定了“宣传政策、传播知识、移风易俗、培养趣味”的办报方针,并且身体力行。
在写文章时,要考虑到事情的许多因果与关联,这就形成了背景材料。文章的背景包括历史背景、地理背景、人物背景、事物背景等。有经验的记者会巧妙地发掘、选用其中与事实密切相关的背景,在作品中进行说明,让作品显得更加独特、浑厚、新颖。
邓拓的《燕山夜话》之所以受到欢迎,除了思想性之外,介绍各种罕有的知识是一大特点。从书中的篇名来看,《宇宙航行的最古传说》《谁最早发现美洲》《你知道“弹棋”吗》《甘薯的来历》《中国古代的妇女节》等,都充满了知识性、趣味性。
为此,记者只有努力学习各方面的知识,才能在写作时得心应手。



三罕:报道角度的“罕”




新闻角度是记者对新闻事实的观察点和切入点。选择新闻报道的独特角度是写好文章的有效方法之一。
怎样才能选到一个独特的罕有的报道角度呢?这个角度要小,要巧,要异。
人民日报记者王慧敏写过一篇通讯《阿布力孜家的“月亮泉”----一个维吾尔族家庭与一个汉族弃婴的感人故事》(见《人民日报》2006年5月26日)。
这篇通讯是写民族团结的,切入点是一个维吾尔族家庭,一位叫阿布力孜的老人收养了一个有先天疾病的女婴,为她治病。他把这个女儿取了个美丽的维吾尔族名字阿依布拉克,翻译成汉语为“月亮泉”,意味着圣洁,至高无上。这篇通讯写得十分感人,受到好评,是与记者选取了一个极好的角度是分不开的。
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范荣康1983年下乡去湖南采访,他写农民生活的改善,选择的角度是“锅里有煮的,桶里有?的,柜里有装的”;写先富帮后富,选择的角度是浏阳县著名的养鸭专业户傅乐安,人称“鸭司令”,先后给42户人家传授养鸭经验,使其中33家致富;写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生产积极性,选择的角度是“过去出工要打几遍钟,社员才三三两两出门,现在不用打钟,农民就下田了。”从正面、侧面、反面的角度,反映出改革开放后农村的变化。
 
写新闻在“三罕”上下功夫,就是要在求真求新的同时,突出新闻的奇特性,坚持写好独家新闻。
如果记者在采访、写作时都绷着一根“罕”字的弦,工作起来就一定会有创造性,就会涌现更多的具有新意的佳作。
 
(作者系人民日报资深记者、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培训部主任)
  • 课程顾问贴心解答

    为你推荐精品课程,无论就业还是升职加薪,毫无压力。

  • 名企定制紧随大流

    量身打造紧贴企业需求的实用性课程。

  • 系统教学把控效果

    集学、测、练为一体的学习系统为你科学的安排学习进度,提高效率。

  • 一线大师1对1指导

    课程研发团队内一线资深讲师一对一指导,手把手教学,直到学会。

  • 点播答疑完美结合

    每周2-3次直播解答,保证学员日常学习问题能得到解决。

  • 量身定制学习计划

    告别杂乱的学习方式,我们会根据你的情况定制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