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文如其人,但也有例外。我曾有个作者,文章糙得很,段落散乱,过渡生硬,那句子远得连眼睛都得助跑。模仿一下,画风大概这样:她转身离去,消失在十八年前的广州街...
都说文如其人,但也有例外。我曾有个作者,文章糙得很,段落散乱,过渡生硬,那句子远得连眼睛都得助跑。模仿一下,画风大概这样:她转身离去,消失在十八年前的广州街...
答:应该是“耳根清净”。耳根,佛教用语,是佛教六根之一。佛教认为眼、耳、鼻、舌、身、意具有能摄取相应之六境(色、声、香、味、触、法),产生相应之六识(眼识、...
上面这段对话描写出自《南风过境》(湖南文艺出版社2018年5月出版)一书的第280页,其中的“践行”错了,应改为“饯行”。饯,从食戋声,义为以酒食送行。中国...
“说/讲中文”一类用法是否规范,学界有不同意见。如汪化云、肖擎柱(《汉字文化》2011年第5期)就持否定态度。但我们觉得还有继续讨论的必要。首先,我们不能不...
央视新闻频道2017年1月5日《共同关注》栏目播出了一段有关腊八粥的报道,字幕显示的新闻标题为《慈云寺布施腊八粥祁福纳祥好兆头》。这里将“祈福”错写成了“祁...
辨析:音同致误。“坐”是个会意字,“象二人对坐土上形”,《说文》的解释是:“坐,止也。”坐是一种止息方式。所谓“坐月子”,是指妇女在生下孩子后一个月里休息和...
2017年10月20日《讽刺与幽默》的第4版上刊登了一篇题为《兵哥“漫”说》的报道,其中一段写道:“人民军队全面重塑、欲火重生,正在朝着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砥砺...
“从自强不息的下岗女工到传销枭首”,这是2009年6月4日《都市快报》一条新闻报道的标题。乍看,笔者还以为一位原来的下岗女工因传销而被“砍头”,这不免令人生...
在广州,如果遇到亲友家有丧事,照例要送上一份礼金,以示慰问。这份礼金很有讲究,规矩是不能给整数,常在一个整数后面加上1元钱,如101元、201元、501元、...
2014年第3期《名人传记》所刊《刘建:我在爷爷朱德身边十五年》一文中,在写到朱老总关心晚辈、爱护战士时用了个小标题《牴犊情深深,爱兵意切切》。这里“牴犊”...
壶怎么会跟葫芦沾上亲的呢?原来,古代本没有壶,装水盛浆,用的就是葫芦。后来有了陶器,也便模仿着自然界的葫芦做成装水的壶,当然这壶模仿的不是我们常见的细腰葫芦...
主题报道,多是自上而下的“规定动作”,是“既定任务”和“必答题”,容易忽视新闻传播规律而出现“宣传味”“政治味”较浓的问题,陷入“谁写谁看,写谁谁看”的尴尬...
有通讯员告诉我,他特别用心地写了一篇人物通讯,讲了主人公特别精彩故事,这篇通讯在当地的报纸上还占了特别大的面积,可是为什么连“好新闻”也没评上呢?他觉得评委...
实,不只是“胜地”与“圣地”不好判断,在新闻写作中,诸如“情节”与“情结”、“总览”与“总揽”、“制定”与“制订”、“功夫”与“工夫”、“法制”与“法治”等...
想想是不是?无数个加班的夜晚,面对一张白纸,一如自己空白的人生,无处落笔。一旦写到经历过的事物,就下笔如尼尔·法兰奇。试想第一个写出“甜过初恋”的水果摊大妈...
说导语,一般是指消息标题后的第一段或前两段。导语,顾名思义,就是引导、诱导的意思。引导,就是告诉读者,报道的重点是什么;诱导,就是告诉读者,报道的看点是什么...
报道主要用来宣传企业,是为企业“帮忙”的。但要注意:搞不好也可能给企业挖坑、埋雷,帮倒忙。“帮倒忙”的报道容易岀现在工作通讯和人物通讯中。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第三十二届中国新闻奖评选结果于2022年11月8日揭晓,共评出376件获奖作品,包括特别奖3件,一等奖72件,二等奖116件,三等奖185件。这些新闻佳作有...
早在2020年,报道组就知道了大庆油田开始进行页岩油勘探,但因为还只是刚开始,还未取得勘探成果,不适合对外发布,所以我们就一直进行跟踪,一直在等待一个节点来...
安排好新的年度阅读清单,突出新旧结合,“旧”指的是经典,“新”指的是权威报刊。如果单位、企业可以报销购买书籍和订阅杂志,那就偷着乐吧,利用好这个宝贵资源,兼...
为你推荐精品课程,无论就业还是升职加薪,毫无压力。
量身打造紧贴企业需求的实用性课程。
集学、测、练为一体的学习系统为你科学的安排学习进度,提高效率。
课程研发团队内一线资深讲师一对一指导,手把手教学,直到学会。
每周2-3次直播解答,保证学员日常学习问题能得到解决。
告别杂乱的学习方式,我们会根据你的情况定制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