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编和大家分享一篇由人民日报海外版总编辑推荐的佳作《“这是李保国在笑呢!”》,这篇报道来自于从2021年1月4日起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刊载的“感人肺腑的中国...
今天小编和大家分享一篇由人民日报海外版总编辑推荐的佳作《“这是李保国在笑呢!”》,这篇报道来自于从2021年1月4日起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刊载的“感人肺腑的中国...
近日人民日报好新闻评选小组评出2020年9-10月好标题作品13件,其中一等奖1件、二等奖3件、三等奖9件。这些标题言简意深,充满思辨色彩,给人以回味。跟随...
在文稿中经常出现的逻辑错误有:概念方面、判断方面、推理方面、逻辑思维基本规律方面和论证方面的差错。具体如下:
门外汉怎样才能变为内行?杨玉辰:要详尽回答这个问题,恐怕要写厚厚一本书。而即使熟读乃至背熟了这本书,也未必就成了写作的“内行”。这说明:
怎样把压力变成动力?杨玉辰:初当报道员,见报稿的数量、质量总与领导的要求有距离,因此思想上产生压力,这是不奇怪的。压力感,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种责任感、使...
领导要求高怎么办?杨玉辰:自己基础差,而领导要求高,这的确是个矛盾,这里,暂且不去评论领导对一个过去从没搞过报道的同志要求一年登5篇稿是否适当,只想探讨一下...
在“小单位”就不能写“大稿子”吗?杨玉辰:要回答这个问题,先得弄清“小单位”和“大稿子”是指什么而言。你是“总公司或县级单位的报道员”,那你说的“小单位”指...
【作者按:本文是我“公文写作之‘科学原理’”系列文章之一,是跨界思考试验的成果,发表在《应用写作》2021年第3期上。标题模仿了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和...
编者按:记录伟大时代,讲述生动实践。在报道手段丰富多样的今天,如何以小角度展现大主题,用融媒手段生产“网感”产品,是每一位全媒体记者都要做好的必答题。今天,...
媒体融合迅速发展的当下,主流媒体纷纷寻求“破圈突围”。笔者观察发现,一些主流媒体产品本身内容有料、质量精良,却往往因表现形式、包装推广、平台运营等方面的欠缺...
“标题党”是互联网上利用一些具有创意或独特的标题吸引网友眼球的信息发布者转发者的总称。
在美国国会骚乱发生的同时,世界各地的开源调查记者们迅速行动起来,抓取社交媒体帖文、将直播视频录下、并发起在线众包项目……为日后进行深入调查积累素材。在这篇文...
由于男权社会、习惯势力、不求甚解以及“硬译”“死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国际新闻中女性报道用词长期以来存在着相互交叉的三个误区。
新媒体时代,舆论生态较以往更加复杂,自媒体评论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主流媒体的权威地位。“流量”也逐渐成为衡量内容关注度和影响力的重要标尺。作为社会舆论的“领航...
2021年2月6日,牛年春节前夕,一篇名为《另一个“拉姆”》的网文刷屏,作者马金瑜控诉其丈夫长期的家暴和出轨行为,迅速登上热搜。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在各地蓬勃展开,如何在宣传报道方面具体落实是大家思考的一个问题。今天我们邀请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辑刘国昌老师结合多年...
记者应积极探索并创新表达方式,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以百花齐放的清新文风,不断提高新闻报道吸引力和可读性,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作为摄影记者在其职业生涯中要善于调度动静平衡,或者说要在天长日久的过程中保持动静之间的节奏。这种节奏应当贯穿于跟通讯员、网友乃至各行各业朋友建立的互动关系中...
新闻摄影在很多情况下往往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然而,一旦机会就在眼前,却很容易因为激动而忘乎所以,为“抢”而抢,这样的镜头就会留下许多无法弥补的遗憾。?
“静如处子,动如脱兔”,是对摄影记者工作状态的精准写照。然而这种动静是相对的:貌似“处子”实则在内心酝酿着发现的冲动,形似“脱兔”却蕴含了深邃的静观。在某种...
为你推荐精品课程,无论就业还是升职加薪,毫无压力。
量身打造紧贴企业需求的实用性课程。
集学、测、练为一体的学习系统为你科学的安排学习进度,提高效率。
课程研发团队内一线资深讲师一对一指导,手把手教学,直到学会。
每周2-3次直播解答,保证学员日常学习问题能得到解决。
告别杂乱的学习方式,我们会根据你的情况定制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