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监督报道,是这一两年部分媒体加强采编的题材。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有30多件舆论监督报道作品被推荐、报送参评。评议到的舆论监督报道,自定义为围绕公...
舆论监督报道,是这一两年部分媒体加强采编的题材。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有30多件舆论监督报道作品被推荐、报送参评。评议到的舆论监督报道,自定义为围绕公...
日前,人民日报好新闻评选小组评出2019年5-6月好标题作品12件,其中一等奖2件、二等奖7件、三等奖3件。获奖标题中有些让人真切体悟最美奋斗者脚踏实地,用...
今天选了@郁一的问题回复,他的困惑是:文笔只相当于小学生水平,怎么办?@郁一(内向,不爱说话)感觉自己写的东西很low,就像一个小学生,刚认识几个字,才写的...
今天选了“写作诊室”搜集来的一个颇具代表性的问题,特稿里一个最常用的筐:最后的XX。@小金同学(我将永远困惑,也将永远寻找!)我遇到的问题主要还是角度和主题...
文|叶伟民直至2006年,也就是我从业3年后才第一次知道特稿。当时我从长沙来到广州,进入刚创刊的《南都周刊》,这是一份立志以《纽约时报杂志》为品质标杆的新锐...
文|叶伟民现在,我常常会收到一些咨询,而且有些相当高频。这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单个回答就有些浪费了,于是有了这个“症在写作”栏目。它有点你问我答的意思,但又不...
今天选了两个“写作诊室”的咨询,它们的共同症结是:文章没逻辑,看过的书记不住且不会运用,段落间不会流畅衔接……@冯唐(神经质,没耐心,没目标)我有几个问题:...
文|叶伟民写过纽约的作家数不胜数,我却唯独偏爱盖·特立斯。这个超级都市在他笔下一反那种惯常的魔幻和混沌,倒像铡刀下的卷心菜,每片叶子都生猛地招摇在你鼻子跟前...
如何说服对方接受采访一、换位思考首先,任何人都没有义务接受你的采访(政府官员在公共问题前除外,民众的知情权必须得到尊重和满足)。在这一基础上,我们还可以细化...
文|叶伟民很多人说自己总是写不好对话,我是相信的。先来看这一段,当然,我做过一些手脚。“你这次要去哪儿呀?”男孩问。“我已经好久没出海了,闷得慌,我准备去远...
文|叶伟民“症在写作”栏目开写以来,我被问得最多的是“如何提高文笔”。这个问题如此泛滥,不能全怪语文老师。标准优美的汉语书写正在丧失,且已悄然进行了百年。余...
今天选了@步步的提问,遇到的问题是:写作立意涣散,文笔啰嗦,而且越写越淡。?@步步想写的内容,会充满太多细节,每个细节都舍不得删除,删除就觉得描述不完整。但...
今天提问的是@Yuki.Yin,他的困惑在于:为什么写的东西,最后感动的只有自己??@Yuki.Yin(辗转于编辑文章、记者采访、广告文案、公关稿,割舍不掉...
前言从事非虚构写作已经有十多年了,写过很多也编过很多作品。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非虚构写作”在中国突然升温,火遍文学、新闻、影视等多个领域。这是转型冲突、表...
文|叶伟民开头是写作最痛苦的地方。有人曾和我说,他写开头要用去全篇写作时间的三分之一甚至一半的时间。如果开头写不好,他就完全没法写后面的内容,但一旦突破了,...
@小橙子看别人写的文章立意别致、辞藻新颖,抒发感情掷地有力,比喻精彩绝伦、情节跌宕起伏,而我写的呢?别人给面子叫通俗易懂,其实是土里土气,浑身上下都是浓浓的...
文|叶伟民从本质上说,写作是一种个人表达,但最终要经受公共审美的检验。所以,问题就来了。在我所收到的问题清单里,有一个困扰高度一致——“凭良心,我真的已经写...
人物写作这门读心的艺术?如何写好一个人物?这个问题就有点大了。但我们可以从你提出的表象分析一下,存在哪些误区。如果你的困惑是建立在“一个人物采访2小时”的基...
不做记录的采访是没有灵魂的。采访不是聊天,而是有策略的信息交换,要即时捕捉、理解漫天飞舞的信息。不会记录,就像徒手吃火锅,人汤两跳。记录技能相当通用,写作、...
“作”跟“做”的用法杜老师:我在写作文时,常分辨不清“作”字跟“做”字该用哪一个,请您讲解一下。谢谢!北京学生蕾蕾蕾蕾:从起源来说,“作”字出现很早,甲骨文...
为你推荐精品课程,无论就业还是升职加薪,毫无压力。
量身打造紧贴企业需求的实用性课程。
集学、测、练为一体的学习系统为你科学的安排学习进度,提高效率。
课程研发团队内一线资深讲师一对一指导,手把手教学,直到学会。
每周2-3次直播解答,保证学员日常学习问题能得到解决。
告别杂乱的学习方式,我们会根据你的情况定制学习计划。